红色基因铸魂 劳动实践赋能

松岙中心小学奏响文明育人新乐章

通讯员 李贤君 金娟

6月25日的清晨,阳光洒向松岙中心小学,校门口的橘子树基地绿意盎然,学生们三两结伴,一边分享着学习趣事,一边驻足观察橘子树的生长情况。校园内,卓兰芳雕像庄严肃穆,无声地诉说着英雄的故事,这充满地域特色与红色文化氛围的场景,正是学校文明育人的生动写照。

除了日常浸润在红色文化环境中,松岙中心小学的学生们还积极践行文明行动。课间时分,“红五星少年”志愿者们佩戴着醒目的徽章,穿梭在校园各个角落。他们或是礼貌劝导同学们有序排队,或是弯腰捡起地上的纸屑,用实际行动维护校园文明。放学后,部分学生走进社区,化身“红色文化宣讲员”,向居民讲述卓兰芳等英雄的事迹,发放文明倡议书,传递红色精神与文明理念。

这一切文明实践活动,都与该校精心打造的“红五星少年”评价体系息息相关。该体系以红色文化为核心,依托数字化平台,设立“红色成长档案”,运用“星级积分进阶法”,从品德、学习、实践、劳动等多个维度,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量化评价。由教师、学生干部组成的文明监督小组,每天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学生每日拥有基础积分,积极参与红色主题活动、展现文明行为可获得加分,反之则扣分。积分不仅能兑换文具、书籍等奖励,还能解锁“红色研学之旅”等特色体验。原本内向的四年级学生卓雨,在积分激励下,主动参与红色故事演讲、社区志愿服务,逐渐变得自信开朗,立志成为传承红色精神的小先锋。

在校园特色建设方面,松岙中心小学充分挖掘地域资源。校门口的橘子树基地,既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重要的劳动教育阵地。每周的劳动课上,学生们分组负责橘子树的养护,从浇水、施肥到疏果,全程参与,感受农作物生长的不易与收获的喜悦。而校内的菌菇培养室同样热闹非凡,科学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菌菇培育知识,亲手制作菌棒、观察菌丝生长,在实践中探索自然奥秘。学校还邀请当地老农、农业专家走进校园,为学生传授种植经验,将地域特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

如今的松岙中心小学,红色文化与地域特色交相辉映。庄严的英雄雕像、生机勃勃的劳动基地、活跃的“红五星少年”,还有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共同勾勒出一幅文明育人的美丽画卷。学校以红色文化铸魂,用劳动实践赋能,持续奏响文明育人的新乐章,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文明理念的新时代好少年。

2025-07-03 红色基因铸魂 劳动实践赋能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222222.html 1 3 松岙中心小学奏响文明育人新乐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