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银投入,让渔船“强筋健骨”。我区投入1500余万元专项资金,按每艘船改造投资额40%的比例给予补助,大力推动渔船设施设备更新换代。目标是打造20艘示范船,带动80艘其他渔船升级,从本质上提升安全性能。目前,已有42艘渔船完成改造。
同时,一场渔船“神经系统”的升级也在进行:全区737艘大型外海渔船正陆续换上更精准的北斗三代定位“千里眼”;为79艘担负编组协调和运输任务的船(编组中队船+渔运船),加装了新型应急通讯卫星电话(天通电话),确保关键时刻“喊得应、联得上”。这两项关键设备的安装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安全意识,是防范事故的第一道堤坝。区农业农村局联合莼湖街道、宁波渔业互保奉化办事处,把安全宣传的课堂搬到了桐照、栖凤等渔村的码头岸边、渔船甲板上,开展普法宣传“进渔村、进渔港、进船头”的“三进”活动。
活动吸引了船东、船长、渔嫂等200余人热情参与。通过紧张有趣的安全知识竞答、郑重其事的“安全生产承诺墙”签名,以及面对面的咨询解答,将渔船安全航行、防抗台风、防火防中毒等避险防灾知识,实实在在地送到渔民手中。现场共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1200余份,“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氛围日益浓厚。
下一步,区农业农村局将紧抓渔船在港时机不放,持续深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提速推进渔船设备更新改造,为开渔季保驾护航。
休渔秩序,监管是关键。我区整合渔政、公安、属地镇街力量,编织了一张“天上飞、海里巡、岸上查”的立体监控网。人力巡查“不断档”,执法人员开启“白+黑”模式,高频次、不间断地巡逻在海上和岸线。科技监控“无死角”,智能监控探头24小时“站岗”,无人机空中“鹰眼”巡航,织密“技防”网络,让海陆监管盲区无所遁形。6月以来,区海洋与渔业执法队已开展夜间突击巡查6次(海上5次,内河1次),累计投入执法人员27人次,动用执法船艇6艘次(巡航185海里)、执法车辆6辆次(巡查55公里)。行动中,一举查获疑似涉渔“三无”船筏15艘,清缴地笼网、流刺网等违规网具138顶,并将2起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执法队员在清点罚没的三无船舶
船长船员在安全生产承诺墙上签名
6月16日,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现场
开展禁渔期违禁渔获物销售突击检查
通讯员 沈子棠
伏季休渔,船进港,人上岸,正是开展安全知识宣传、筑牢安全防线的黄金期。区农业农村局抢抓这一宝贵“窗口期”,打出组合拳:为渔船装上“智慧芯”,布下“海陆空”立体监控网,让安全知识“上船头、入人心”。目前,多项工作取得扎实进展,为休渔秩序和开捕安全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