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璐
通讯员 周琪
从光彩照人的“荧幕明星”到制造业企业“掌舵人”,邱翌的故事里,藏着女性突围的三重密码:以传媒人的洞察力解构工业逻辑,用主持人的控场力驾驭转型风浪,凭乡土人的赤子心反哺社会肌理。当她站在智能车间与共富直播间的交汇处,手中的扳手与话筒早已熔铸成新时代女性的担当之笔——在科技强国的齿轮间,在乡村振兴的阡陌上,书写着从个人突破到产业革新再到社会共富的立体答卷。
跨界突围:
从聚光灯到生产线的转场
邱翌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最初连螺丝型号都分不清。”她笑着回忆那段“职场重置期”,初入车间,陌生的机械零件和晦涩的技术术语让她手足无措。但她并未气馁,而是跟着老师傅蹲在流水线旁学操作,把《机械原理》当睡前读物,办公室的灯光也常与晨星作伴。
制造业的铜墙铁壁没有让这位“跨界者”却步,反而激发了她血液里的韧劲儿——用主持时打磨稿件的耐心掌握技术难点,以控场时的全局思维引领企业发展。不到一年,她已经可以在技术会议上提出专业见解。直到那时,工人们才惊讶地发现,那个曾经拿着扳手都显生疏的女主持,已然蜕变为一名沉稳干练的企业“掌舵人”。
智改领航:
用创新引擎点燃腾飞之路
深冬的车间里,老旧设备的嗡鸣声催生出邱翌的破局之志。当她俯身查看布满油污的纸质工单时,指腹蹭到墨迹未干的加急印章——隔壁车间的智能大屏正实时跳动着生产数据,而自家工人还在靠嗓门传递工序指令。这种强烈的落差让她突然攥紧工单:“必须打场翻身仗!”这场战役以ERP系统搭建为第一枪——面对技术员“数据孤岛无法打通”的质疑,她在白板上画出图示:“就像做新闻专题,先攻克采购模块这个‘头条’,再啃生产排程这块‘深度报道’。”此时,奉化区“政策计算器”精准匹配的扶持方案如及时雨般降临。区经信局等部门主动上门,牵线金融资源争取低息贷款,组织专家团队驻场指导,合力打通转型堵点。
智能管理大屏替代了人工台账,产品追溯系统让生产全流程透明可视……利安科技成功从一家传统加工企业蝶变为现代化智造标杆企业。如今,公司手握11项发明专利、79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外观设计专利、1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荣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省第四批上云标杆企业等称号,并于2024年6月成功登陆创业板,年营收突破5亿元。
下转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