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胡沪甬 杨晓辉
儿童福利是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区民政局积极发展儿童福利事业,加强困境儿童权益保障,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多措并举做好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健全保障机制
精准落实儿童基本保障
积极落实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自2025年4月起,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从原先的3357元/月调高至3553元/月,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以及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发放标准从原先的2686元/月调高至2843元/月,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中的儿童(不包括其中的自身困境儿童)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社会散居孤儿养育标准差额的30%发放生活补贴(463元/月)。同时,落实孤困儿童分类保障机制,对孤困儿童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纳入孤儿、低保、残疾教育、康复医疗等相应的保障范围。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散居孤儿13人、困境儿童590人,动态新增孤困儿童44人、退出45人,累计发放孤困福利资金489.59万元,为6名符合条件的孤儿开展“助学工程”项目发放助学金3万元,为3名残疾儿童实施“添翼计划”康复服务项目。
织密服务网络
构建关爱儿童联动体系
持续深化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健全基层工作网格实现服务全覆盖,目前全区配备12名镇(街道)“儿童督导员”和327名村(社区)“儿童主任”,已构建形成“区—镇街—村社”三级联动网络,有效打通儿童保障政策和服务到家的“最后一米”。今年以来,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常态化开展孤困儿童、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走访工作,动态监测摸排,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回访及多部门数据比对精准识别,将相关信息同步录入“浙里护苗”系统。截至目前,累计走访达3559人次。此外,组织社工对20余户孤困儿童家庭开展深度走访,建立包含生活保障、学业辅导、心理状态等多方面需求台账。针对部分儿童存在的学习生活资源短缺、情绪疏导等问题,启动“一人一策”个案服务机制,联动专业力量提供个性化帮扶。例如,为学业困难儿童匹配志愿者辅导,为心理压力较大的孩子安排心理咨询师定期跟进。
汇聚社会力量
多元护航儿童健康成长
通过“政府搭台+社会参与”模式,聚焦孤困儿童、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助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的良好氛围。创新推出“微心愿”征集行动,累计收集到百余名儿童心愿诉求,涵盖课外书籍、学习书桌、文具用品等具体需求,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目前已有60余名儿童的心愿被爱心人士和志愿者认领实现。依托东西部协作帮扶项目,同步开展奉甘两地微心愿认领活动,完成122份孤困儿童微心愿收集、送达工作。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在奉化城市文化中心举办“润心伴成长,同心护未来”主题活动,50余名孤困儿童(其中12名流动儿童)在志愿者“一对一”陪伴下体验手工课堂、益智游戏,并通过现场设置的情绪支持摊位获得心理疏导,有效缓解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学业压力、家庭关系困惑等问题。活动现场欢声笑语,孩子们在互动中真切感受到节日的快乐与社会的关爱。
下一步,区民政局将持续完善儿童福利保障体系,通过“奉爱润童”项目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和爱心,开展多样化关爱活动,搭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关爱桥梁。同时,将着力打造设施完善、制度健全、专业人员进驻的区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为全区未成年人提供高质量关爱保护服务,切实让孤困儿童、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营造更加温暖的社会环境。
儿童节主题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