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雪雁 何腾涛)6月14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昨天,“守护文化遗产 共筑精神家园”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在奉化博物馆举行。活动创新融合非遗传承与清廉文化建设,为市民奉上了一场兼具文化厚度、时代温度和廉政深度的文化盛宴。
当天下午,活动在文艺演出中拉开帷幕。区法院向区文广旅体局移交涉案文物,彰显司法力量守护文化根脉的决心。市民阮显平慷慨捐赠文物,进一步丰富奉化博物馆馆藏。此外,奉化博物馆与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签署馆校共建协议,为文化遗产保护培养后备力量。
活动集中公布了第七批宁波市级非遗名录及第八批奉化区级非遗名录,并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第八届“奉宝讲非遗”少儿故事大赛优胜者以及新晋的8家市级“非遗茶空间”授牌颁奖,展现奉化非遗保护传承的丰硕成果。
作为核心创新点,“非遗里的清廉”主题贯穿始终。现场揭晓并颁发了“非遗里的清廉”主题作品展的“最具匠心清廉奖”,获奖作品通过剪纸、风筝、竹编等非遗技艺,将莲花、青竹、梅花等廉洁意象融入创作,艺术化诠释廉洁文化。在区非遗馆互动体验区,“巧手剪廉韵”剪纸体验等活动吸引市民踊跃参与。“作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技艺更要融入时代精神,让非遗作品传递清廉价值。”获得“最具匠心清廉奖”的市级非遗(奉化)传统插花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山妹说。
主题活动外,奉化博物馆线上推出“奉博捐赠者说”故事分享与《文物法》普法宣讲,并开展文物公益鉴定;区图书馆举办“方寸瑰宝——邮票里的中国世界遗产展”等系列活动,多维度延伸文化体验。本次活动成功搭建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的展示交流平台,不仅让沉睡的文物、珍贵的非遗技艺“活”在当下,更通过深度“嫁接”清廉文化内涵赋予其崭新的时代价值,为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