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她长大 伴她成才

我区一爱心家庭为困难儿童撑起一片天

记者 毛超峥 何腾涛

王巧玲

通讯员 郑行娜

6月10日下午,随着2025年全国高考最后一门科目结束时间临近,奉化中学考点门口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家长。萧王庙街道武装部副部长戴斌手捧鲜花与父母在雨中焦急地等待。随着考生陆续走出考场,人群中引发阵阵骚动。“来了来了,小严,我们在这里。”戴斌的母亲于越珍率先发现“目标”,只见一个长相清秀的女生快步走来,于越珍赶紧小跑上去为其打伞。“最后一门地理考得也很好,这次高考感觉很棒。”见到熟人,小严紧绷的表情瞬间松弛了下来,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和大家说笑。在外人看来,小严和于越珍举止亲昵,宛如一对母女,但鲜有人知的是,小严与戴斌一家并无血亲关系,彼此间的羁绊,仅仅缘于5年前的一次相遇。

年幼丧母 爱心撑起一片天

2020年,在一次“六一”困难儿童慰问活动中,兼任萧王庙街道民政助理员和儿童主任的戴斌敲开了小严的家门。小严自幼父母离异,彼时,她的母亲因为白血病复发已经神志不清,更糟糕的是,因为家庭困难,小严的母亲无法入院接受治疗,只能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了解到这一家人的窘境后,戴斌当机立断带着小严的母亲赶往医院救治,并为其垫付了5000元住院押金,戴斌的父母在得知情况后也主动施以援手。天不遂人愿,虽经全力抢救,但小严的母亲依然撒手人寰。离世前,小严的母亲用尽最后的力气反复向戴斌请求道:“一定帮我照顾好女儿。”

母亲的骤然长逝,让小严失去了安全感。葬礼结束那天,小严小心翼翼地拉着于越珍的手问道:“嬷嬷,现在我该去哪?我能去你家住两天吗?”看着孩子通红的双眼,于越珍心疼不已,当即决定先将她接回家中暂住。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小严对于戴斌一家的信任和依赖也愈发深厚。经过多方考虑,戴斌向父母提出与小严结对,由他们来照顾小严,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全家的支持。

严慈相济 精心培育栋梁材

为了迎接小严的到来,戴斌父母在家中的小院为她重建了一间单独的卧房,并购置了崭新的课桌椅。初到戴家的三个月里,小严始终沉浸在巨大的丧母之痛中,转而将自己沉溺在手机网络的虚拟世界里,甚至严重影响到了学习。得知这一情况后,戴斌和家人立即从旁引导,一点点帮助她戒掉手机“瘾”。要疼爱但不要溺爱,是于越珍和丈夫戴克军一直以来的教育理念,在他们心中,孩子三观的建立远比成绩重要。

当时,小严母亲过世的消息被班里同学得知后,不少爱心家长私下发动捐款,希望帮助小严渡过难关,还有的主动提出承担小严日常的部分开销。在得知大家的义举后,于越珍却主动婉拒了家长们的好意。“我怕小严在一次次的受助中产生自卑心理,我一直告诉她,咱们不比别人差,如果我和伯伯撑不住了,还有两个哥哥能托举她。”于越珍说。在戴斌一家和师生的共同关心下,小严逐渐走出了阴霾,学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并顺利考上奉化中学。

真情交融 五载相伴爱满家

小严进入高中后选择了住校,戴斌和父母深感在学业上无法给予支持,就在后勤保障上下足了功夫。其中,戴克军是当之无愧的“主力”。每周的接送和小严日常的外出都由戴克军寸步不离地陪伴。小严在家学习到深夜,戴克军总会一头扎进厨房里,变着花样地为她烹饪各色宵夜。戴克军在年轻时是标准的严父,两个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没少因为犯错而被父亲“收拾”,但在小严面前,戴克军成了不折不扣的“女儿奴”。下转第4版

2025-06-12 陪她长大 伴她成才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218755.html 1 3 我区一爱心家庭为困难儿童撑起一片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