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出发 向“兴”而行

新阶层赋能乡村振兴:裘村镇“农文旅+”模式破圈出彩

新阶层+科技兴农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通讯员 王郑靖

一个村庄打造一个景区,一片花海推动一个产业。近年来,裘村镇找准“新”力量与乡村旅游发展方向的结合点,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资源、组织和智力优势,广泛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助推乡村农文旅产业“新”意出圈。

近日,裘村镇马头村君和水产养殖基地迎来南美白对虾今年首茬丰收。在百亩虾塘中,身着防水服的工人们手持三角网兜稳步前进,成群的肥美大虾不断跃出水面,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该基地负责人舒开河是一名95后农创客。他硕士毕业后便扎根乡村,在马头村承包改造120余亩土塘,大胆引进小棚养虾技术,成功突破露天养殖一年一茬的传统模式,实现了一年三茬的高效养殖,养殖效益和土地利用率均得到显著提升。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镇域传统渔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展现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在他的带动下,裘村镇工厂化养殖基地从最初的1家增加至5家,面积也从80亩增加至400余亩。

“接下来我们计划依托‘渔你一起’乡创中心,在翔鹤潭村打造虾野营地,推动‘养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开发对虾捕捞体验、垂钓研学等农旅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裘村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何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专业优势与乡村文化发展深度结合,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活力?”这一课题正成为裘村镇探索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的重点方向,也是裘村镇陶坑村乡村CEO陈奕鸣日常思考的核心命题。

2022年开始,随着“百侨帮百村”项目的实施,陶坑村发展面貌焕然一新,“侨商农场”“白芍基地”“云种水稻”等项目陆续落地,有效盘活了200余亩农村闲置土地。在硬件设施改善后,陈奕鸣敏锐地意识到“乡村振兴不仅要富口袋,更要活文化、聚人气”。2024年底,经过多方考察,陈奕鸣团队在金华市浦江县找到破题“密匙”——打破传统农业思维,以文化赋能产业升级。依托现有白芍基地,创新打造“芍药谷”农文旅综合体,通过药用芍药与鲜切花套种模式,实现从单一的“卖产品”向“卖风景”“卖体验”等转变。今年“五一”期间,宁波湾天妃湖景区的陶坑鲜切花摊位销售火爆,累计售出鲜切花1600余朵,实现销售额1万余元,成为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一步,我们计划探索人工智能直播平台,帮助村民把农副产品销售出去,把游客吸引进来。”陈奕鸣表示。

马头村作为千年古村,目前还保留着约4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2016年,马头村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规模化的古宅修复工程持续推进。

“古建筑的生命力,在于持续的人间烟火。”2021年,一直在外创业的陈江永仿佛听到老家的召唤,毅然返回马头村发展。返乡后,他率先租下4间古宅,开始修复、改造工程。在陈江永和家人的不懈努力下,马头村里最大、最时髦的网红餐厅——马头帮花园餐厅,红红火火地开张了。同年,陈江永又在马头及周边村租赁房屋,相继打造“翘头民宿”“水墨居非遗体验基地”“花涧酒田院食铺”等业态,形成特色文旅矩阵。

“通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资金、技术和创意支持,马头村实现了从‘静态保护’到‘活态传承’的转变,走出了一条古村保护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的特色之路。”马头村党委书记王小勇表示。

2025-06-03 新阶层+科技兴农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从“新”出发 向“兴”而行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217265.html 1 3 新阶层赋能乡村振兴:裘村镇“农文旅+”模式破圈出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