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楚琳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20日至26日为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全域宣传+精准服务”双轮驱动,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全域覆盖
织密知识产权“宣传网”
在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区市场监管局基层所联合品牌指导服务站及社区,以“进园区、进社区”形式开展多层次宣传活动。在工业园区,通过“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现场解读政策、分析案例等,帮助企业明晰知识产权保护要点,向企业宣讲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及融资渠道,推动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转化为发展资金,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缓解资金压力。在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设置展板、现场答疑等方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普及商标、专利基础知识,传授辨别侵权商品技巧,将知识产权保护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活动期间,累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接待咨询200余人次,营造了“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
同时,为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区市场监管局通过互联网、报纸等媒体矩阵,解读《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并倡导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鼓励设立专门机构,搭建覆盖行业技术动态、前沿趋势、竞品布局的专业化数据库,为技术研发提供方向支撑,助力企业构建“研发有方向、保护有体系、转化有效率”的创新生态,从根本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以案释法
筑牢气动产业知识产权“防护墙”
4月15日,区法院通过现场审判假冒注册商标案,将司法服务延伸至产业一线,以典型案例宣传“侵权必究”的法治原则。庭审严格审查证据、依法判决,直观展现司法保护力度,既震慑侵权行为,又增强企业对法律程序的信任感,推动形成“不敢侵权、不愿侵权”的行业共识。
宣判结束后的“智汇奉治”研讨会上,政府、司法、行业协会及企业,围绕“侵权治理与产业升级”展开深度对话。国家气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提出联合构建“预防—保护—维权”全链条机制,以技术支撑赋能知识产权案件办理,推动司法保护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精准滴灌
打通助企服务“最后一公里”
为将政策红利精准送达企业,4月21日,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宁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走进宁波联河光子技术有限公司,开展“走访问需解难题”专项服务。此次走访服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了解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方面的需求,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走访期间,工作人员详细调研企业的发展状况、自主研发能力、知识产权布局和商标专利保护运用等情况,精准把握企业需求,指导企业规范商标标识的使用,确保其合法合规、科学高效。
座谈会上,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管理科科长何陈红化身“政策宣讲员”,结合宁波联河光子技术有限公司特点,详细宣传解读了宁波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申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优先审查等一系列惠企政策。鼓励企业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体系,从制度层面保障企业创新成果。宁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部副部长陆晶晶则为企业带来了一系列关于专利申请、商标注册以及版权保护等方面的实用知识培训。在互动交流环节,工作人员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现场答疑解惑,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建议。
此次专项服务,是我区优化知识产权服务机制的缩影。今年以来,通过“政策上门、服务下沉”,已为30余家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指导,涵盖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版权保护等环节,助力企业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核心动力。
下一步,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创新宣传形式,开展惠民便企的科普活动,同时,强化企业走访与精准服务,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打造创新型城市筑牢法治屏障,通过“宣传”“服务”并举,凝聚起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共识。
执法人员在工业园区开展宣传
假冒注册商标案审判现场
执法人员在社区开展宣传
工作人员走进联河光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