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桥街道创新实施基层治理力量组团式进村(社区)

通讯员 竺盛涌

今年3月以来,方桥街道创新推出基层治理力量组团式进村(社区)工作,构建“多部门协同、精准化服务”的治理模式,通过整合资源、下沉力量、优化机制提升服务群众效能,有效破解基层治理中力量分散、响应滞后等难题。

建立“1+N”协同治理体系。街道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公安、市场监管、资规、综合执法等职能部门下沉力量,以村(社区)为单位,设立19个由联村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网格员以及公安、资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基层治理专业力量组成的工作团队,组团式进各村(社区),在“家门口”为群众释疑解难、调处纠纷,做到“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村社一吹哨,干部即报到”。同时,通过微信群等渠道实时更新问题解决进度,强化群众监督力度,提升群众参与感。截至目前,开展组团式进村(社区)工作19次,累计走访100余人次,领导小组协调解决违规装修、违法搭建等问题5起。

做到“四化”推动精准治理。联村干部每周至少1天、团队成员每月至少2天下村入户,覆盖普通居民、困难家庭、企业主等群体,做到群众走访常态化。团队建立走访日志,记录群众诉求并分类处理,对困难家庭实施“一对一”帮扶,做到问题台账化。团队每月开展2次矛盾隐患摸排,重点关注邻里纠纷、土地争议等易发问题,建立“家门口信访站”,实行复杂矛盾“部门联调”,做到矛盾调解前置化。团队聚焦治安、生产、食品药品等领域,每月1次全覆盖检查,形成安全隐患清单,实行闭环整改,做到安全隐患清零动态化。截至目前,累计排摸家庭150余户、企业12家,提供就业指导、困难帮扶100余次。

基层“数治”放大考核效应。打破传统年终突击考核惯例,探索建立量化赋分、多维评价、即时反馈和数字融合机制,构建“过程+结果”动态治理模式,对各工作团队实行“周记录—月小结—季考核”三级评估链条,实现治理全周期管控、高频闭环管理。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在每季度的考核中设置40%分值,采取随机访谈、问卷调查等民意采集方式,重点评价服务响应速度与问题解决质量。针对矛盾上行情况,设置“40%分值+加倍扣分”刚性指标,将信访维稳压力转化为源头治理动力,创新运用负面清单倒逼矛盾就地化解,实现反向压力传导。组团式进村(社区)工作推进一个多月来,基层问题从发现到解决的周期有效缩短,解决问题的精准度明显提高。另外,10余名责任人员因工作落实不力等原因受到约谈警示。

2025-04-24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210452.html 1 3 方桥街道创新实施基层治理力量组团式进村(社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