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卖虾干就像打游击,现在有了SC认证,我们的虾干能进商超了!”养殖户老李在裘村镇“渔你一起”共富工坊里笑容满面地表示,虾干销路打开了,养殖的活虾自然也就不愁卖了。去年,裘村镇迭代升级“渔你一起”共富工坊2.0,在人大“共富帮帮团”牵线下,与三关六码头、三江超市、“娜娜的乡村生活”直播平台等建立长期供销关系,助力“一只虾”游出裘村,破局出圈。
之前,裘村虾干虽小有名气,但因传统“瓦缸烘虾”工艺无法通过食品认证,长期困在“熟人经济”的圈子里。为此,人大代表针对产业痛点形成25条建议清单,跑部门、引技术、拓渠道,助力共富工坊成功申请宁波首张农副产品SC认证。
“品牌价值有了,销售渠道也拓宽了,接下去要在生产效率与食品质量上把好关。”近年来,人大“共富帮帮团”多次开展夜访、进站接待等活动,了解“瓦缸烘虾”发展情况,帮助对接镇强村公司投资建设现代化工坊,引入智能烘干设备,开发即食虾干等新产品,拓展电商直播、集团团购等新业态。
去年夏天,区人大代表应葵旦在走访时了解到,有顾客反映虾干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模糊以及封口不严等问题,随即建议工坊采购自动电磁感应封口机,并对封口机进行改装。如今这台机器能实现封口、喷码一体完成,减少了人力、时间成本,既方便又卫生。
人大代表既当技术指导员又当市场推销员,让裘村虾干实现“土特产”向“金名片”转变。据了解,“渔你一起”共富工坊项目不仅解决了周边养殖户销路难题,还解决了村闲置劳动力10余人,带动村集体增收80万元。
“我们村之前人均收入不足万元,没啥好发展,年轻人都走出去了,剩下的都是老年人,如今完全不一样了……”站在裘村镇陶坑村的白芍基地旁,村民徐老伯望着含苞待放的白芍感慨万千。
昔日的经济薄弱村,如何焕发新生机?转机出现在2022年,村副主任徐贤辉当选镇人大代表后,联合人大“共富帮帮团”成员,聚焦乡村振兴,以代表履职推动村庄发展。
“村里生态环境这么好,自然资源也很丰富,看着那么多地都荒着,想想都可惜。”徐贤辉一直在思考怎么推动村庄发展。在代表推动乡村振兴座谈会上,他提出了《整合村内自然资源,发展“农旅融合”新业态》的建议。该建议被列为闭会期间建议,在人大“共富帮帮团”的牵线搭桥下,陶坑村与宁波市侨商会对接上了“发展信号”,首个“百侨帮百村”项目落地陶坑村,以“侨商出资、集体出地、农户出力”的运转模式,助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项目实施以来,陶坑村引进项目投资365万元,争取政策补助680万元,带动5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累计增收143万元。如今,村里建成灯光篮球场、陶溪公园等设施;50亩土地打造成了侨商生态农场;“颐和居”民宿对外营业;占地20余亩的白芍基地和浙江朗立药业有限公司签订了5年合作协议;侨商侨企踊跃认购陶坑村大米……
“村庄有了发展新活力,荒废的房子、田地都得到了有效利用,还带动闲置劳动力就业。”徐贤辉表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将继续履职尽责、为民代言,通过更多利好项目,带动实现村民共富。
“因为自身有缺陷,这孩子很少与人交流,之前整天闷在家里,可愁死我了。”近日,低保户王大姐在人大“共富帮帮团”成员屠尧浪带领下,来到裘村镇庄下村工疗车间外,当远远望见自己的孩子正像模像样地组装配件,还不时和身边人笑着交流,她难掩内心喜悦落了泪,一个劲地感谢代表为孩子找到了工作。
2023年12月,人大“共富帮帮团”在开展共富主题视察时,发现低保户、低收入家庭、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存在就业渠道窄、收入低等问题。于是推动镇政府牵线爱心企业,创办了这个工疗车间,通过租赁庄下村原残疾人之家,引进适合残疾人操作的产品(塑料配件),用于帮助残疾人边工作边康复治疗。目前,这个特殊的车间接收了18名精神、智力障碍患者,他们通过组装配件可实现月收入2000元,还能享受五险保障。
然而去年5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让车间陷入停摆,导致这些残疾人面临失业风险。“对于这些特殊群体而言,这既是一份工作,也是一种疗养康复渠道,我们想办法得让这份爱心延续下去。”针对突发情况,人大“共富帮帮团”立即成立专项小组,多次深入企业调研,详细了解存在的困难问题,并研究解决方案。在区人大支持下,专项小组协调税务、残联等部门现场办公,指导企业按照相关要求完成整改,重新论证操作规范,最终确保了工疗车间正常运行。
“特殊群体的就业,关系到家庭生计和社会稳定,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我们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链接多方资源,通过定制就业服务,帮助特殊群体‘端稳饭碗’。”屠尧浪说。
记者 柳家欢 通讯员 洪盈焕 马珍珍
指导传统“虾产业”破茧重生,牵线“侨力量”共建美丽乡村,保障特殊群体“家门口”就业……近年来,由14名区人大代表、65名镇人大代表组建的裘村镇人大“共富帮帮团”,将履职脚步扎进田间地头、村头巷尾、企业车间,用心用情共谱以“共富”为名的“山海协奏曲”。
据悉,为确保共富成果可持续,今年2月,裘村镇人大建立了“代表+专家+网格员”三级联动机制,将“共富帮帮团”分为6个共富攻坚组,按产业类型对口联系16个村社。每月开展“共富帮帮团”议事会,通过问题收集、会商交办、跟踪督办、成效评估的闭环管理,已推动解决问题23个。
“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而是要让每个群体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坐标。”裘村镇人大主席余江南表示,“共富帮帮团”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持续挖掘辖区资源优势,俯下身子问需求、想方设法解难题,在助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过程中积极担当作为,奋力书写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山海共富新画卷。
收虾现场
人大代表调研共富工坊
人大“共富帮帮团”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