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医疗保障为百姓撑起健康“保护伞”

——区人民医院医共体改善医疗服务纪实

通讯员 谢宁 殷静静 马碧幸

为进一步贯彻国家医改精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区人民医院医共体以创新为笔、实干为墨,在改善医疗服务、推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9年,区人民医院医共体成立之初就把“外显于形,内化于心”的理念作为医共体文化建设的核心,通过党建引领、文化建设,塑造医德医风良好态势,深入临床一线挖掘素材,依托各类平台做好宣传,汇聚起“小医院”里的“大能量”。其中,急诊科“医护双向奔赴”题材被央视新闻微博视频号录用,点击量达840万,并被79家媒体转发;ICU副主任马旭辉夫妻俩在动车上救治突发疾病旅客被中国蓝新闻客户端等省、市媒体转载报道;医院还荣登2024年9月“全国县级医院新媒体健康传播指数排行榜200强”第19位,位列宁波市第一名。医共体通过党建引领、典型示范,促进了良好医德医风的形成,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医共体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向上对接省级优质资源,向下延伸基层服务触角,将全区的医疗保障网编织得更加牢固。向上,与浙江省肿瘤医院、浙大二院、宁波市第二医院、宁波市眼科医院等上级医院紧密联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向下,与莼湖、尚田、裘村、松岙、大堰五家分院紧密协作。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成功打造了一套资源共享、利益趋同、分工协作的运行体系。

2022年7月,区人民医院与浙江省肿瘤医院签署合作办医协议,双方共建浙江省肿瘤医院宁波院区,按照“大综合+强专科”的服务功能和发展定位,选派11名管理和医疗专家常驻奉化,快速提升区人民医院肿瘤相关专科、肿瘤医防融合及综合管理能力,全力打造浙东地区有影响力的肿瘤区域诊治中心。2023年2月,设立胃肠外科程向东名医工作站、胸外科陈奇勋名医工作站等10个学科名医工作站,加大重量级专家下沉力度,让奉城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便捷的医疗资源。合作两年多来,各类恶性肿瘤病种以及留在奉化的肿瘤手术量明显增加,在宁波市二级医院重点病种排名中(2023年),肺恶性肿瘤、结直肠恶性肿瘤、乳腺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卵巢恶性肿瘤、宫颈恶性肿瘤、膀胱恶性肿瘤以及肝恶性肿瘤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手术数量均为第一;甲状腺恶性肿瘤、肾恶性肿瘤、ESD手术数量均为第二。

作为省级医院分院和县域医共体总院的“双重身份”,区人民医院医共体充分发挥枢纽作用,通过推行专家派驻轮岗和“传帮带”活动,省院专家常驻指导,开展门诊、手术、科研项目,总院专家下沉分院,助力基层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省院轮流派驻11名专家常驻区人民医院,区人民医院各学科专家下沉到5家镇(街道)医共体分院坐诊,重点突出分院需要打造的基层重点学科,助其提升整体管理和医疗诊治水平和能力;通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推出电脑端和手机端均可操作的“掌上医共体”平台,实现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线上门诊等功能,让患者得到系统连续的诊疗服务。创新省院、总院、分院“三合一”一体化管理制度,进一步打通医共体内部转诊和医联体向上转诊“绿色通道”,把医共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从“朋友”变成“家人”。

“以往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体制建设一般‘小而全’,一方面造成了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不能集聚人、财、物,群众感受不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据医共体下属莼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晓超介绍,中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国家实施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利契机,在推行“一院一品”的基础上,让特色成为品牌,力促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尚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区人民医院医共体下属的基层医疗单位,医疗服务覆盖尚田街道4万余名居民。自加入医共体以来,医共体总院为把骨质疏松门诊打造成尚田分院的特色品牌,专门下派骨科专家到分院担任业务院长,组织医务人员去标杆医院实地参观学习,并聘请专家到该分院坐诊,目前该分院骨质疏松门诊现已成为全区的特色科室。

依托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的成熟技术和救治体系,区人民医院医共体持续深化“五大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互补作用,为百姓开通了危重救治“绿色通道”,逐步提升医共体危急重症处置能力,实现了从院前急救到院内多学科联合诊治的无缝对接。“五大中心”创建以来,为广大危急重症患者赢得了更及时、更有效的抢救时机。

2025年3月,某区级兄弟医院接诊了一名40多岁的胸痛患者石某。从首诊医院获取心电图到患者被送上区人民医院导管室的手术台,整个过程仅用了20多分钟。这个案例的成功也刷新了医院胸痛中心最短DTB时间(患者抵达医院到手术中导丝通过梗死血管的时间)纪录,由原来的18分钟缩短到16分钟。

此外,医院还带领基层分院建设胸痛救治单元、在村卫生所建设胸痛救治点,形成联合救治体系,为危急重症患者赢得更多生机。

医共体努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打造医疗惠民网,提高群众就医获得感,逐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上下转诊顺畅,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便捷、可靠的医疗卫生服务。

借助“党建领航、机关领跑”专项行动,医共体创新开辟“大雁”流动医疗车专线,试运行三个月后,发现百姓需求量较大,增设尚田辖区“骨质疏松专科直通车”,努力让偏远山区的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自2024年3月流动专车开通以来,已累计提供接送服务200余次,服务山区群众887人次。

“医共体工作的开展使双向转诊通道更加畅通,基层医院在遇到一些急症或大病时,可以迅速采取双向转诊中的‘上转’措施,妥善安排患者上转急诊或住院,使其及时获得上级医疗机构的规范诊疗服务,确保生命安全。”大堰镇卫生院院长周雷鸣说。

区人民医院全面优化患者就诊感受,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多方位在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上下功夫。开设了全区首个多元化“无陪护”病房,建立多元化陪护方式和费用支付体系;对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服务内容进行升级,中午时间不休息,正常为需要办理业务的患者服务,将门诊服务持续优化;开设每周三的女性无痛胃肠镜VIP专场,内镜检查医生、麻醉师、护士皆为高年资、经验丰富的女性医务人员,多方位满足患者的检查需求;提出内镜检查当天约、当天做,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条件允许下一次性操作完成,病理报告3个工作日完成等一系列便民承诺;开展无偿陪诊服务,为来院就诊的老年人、孕妇、行动不便的患者、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无偿陪诊服务,包括分诊、建档挂号、报到就医、医生面诊、缴费、取药、送检查或预约检查、打印检验检查报告、办理住院、医保定点等系列服务,并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提供个性化陪诊服务。

医院以“医疗服务即是营商环境,也是增值待遇”的“大服务”理念为引领,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并真正将这一思想落到了实处。

下一步,区人民医院医共体将以建设奉化区区域诊疗中心为目标,优化“以病人为中心”“人民医院是人民自己的医院”“时间就是生命”“建便捷、优质、温暖医院”四大服务理念,打造“特色医院、特色专科、特色技术、特色名家、品牌服务”五大品牌,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不断精进的医疗技术和不断完善的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区人民医院全貌

省专家来奉开展手术

无偿陪诊服务

骨质疏松专科直通车

胸痛中心介入手术

2025-03-26 ——区人民医院医共体改善医疗服务纪实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205613.html 1 3 多重医疗保障为百姓撑起健康“保护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