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群“追龙少年”与奉化布龙接上“信号”

二月二,春潮涌动,龙舞光影在溪口古镇灵动翩跹。

踏着激昂的鼓点,尚田中心小学10名身披彩衣的“追龙少年”随乐而舞,龙头高高昂起、威风凛凛,龙身金光闪闪、蜿蜒灵动,时而翻腾跃起,时而盘旋俯冲,舞出了一股股炽热的民俗文化热潮……

90分钟,少年们与奉化布龙碰撞出绚烂火花,也浓缩了一段校园学子与奉化布龙结缘三十七载的时光。

记者 陈扬 虞金辉 王红雨 王家耀 严梓宁

“飞”来“追龙少年”

因为个子高、身体灵活,尚田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李启浩三年级时就被尚小舞龙队教练樊雷波相中。生在“布龙之乡”的李启浩对奉化布龙并不陌生,逢年过节在街头看到舞动的布龙,心中不禁萌发出对舞龙的向往:“好酷,好帅,好好玩!”

尚田人爱舞龙,是与生俱来的。“舞龙,就是玩嘛!”从一开始的好玩,到加入舞龙队后发自内心的喜欢,“10后小孩哥”李启浩经历了一次文化传承的洗礼。

入队后,李启浩真切体会到舞龙比看起来难得多。训练第一天,他因为手臂力量不够没拿稳杆子,砸到了太阳穴,用他的话说,“当时一下就懵了”。或许是因为看到其他队员的坚持不懈,或许是因为倔强不服输的性格,李启浩第二天毅然归队,此后没有缺席过一节舞龙课。

4年的坚持,让李启浩拥有了布龙在自己手中翩然起舞的成就感,他说:“舞龙不是大人的专属,小朋友也能玩好奉化布龙!”

在“玩”中传承是文化接力的方式之一。越玩越好玩,越好玩就有越多人加入,在尚小舞龙队,有的队员是被学校挑中入队的,而有的则是因为热爱,自己主动要求加入。

“舞龙很美,把龙舞起来不仅‘带劲’,还能锻炼身体,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这是该校三年级学生毛炳皓喜欢奉化布龙的原因。看到身边同学舞龙时虎虎生威的神气模样,毛炳皓壮胆找到樊雷波,成功成为舞龙队的一员。

想要舞好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毛炳皓常在课后一遍遍复盘,并与同伴一起加强体能锻炼、培养团队默契,他相信“用心、努力,总会有收获”。如今,那威武的奉化布龙在毛炳皓和同伴的手中上下翻飞,活灵活现,仿佛拥有了生命一般。

37年间,从尚田条宅小学创办成立,到其撤并为尚田中心小学,虽然校名变化,但舞龙队生生不息的特点没有改变。始于兴趣、终于坚持、成于热爱,一群像李启浩、毛炳皓这样的“追龙少年”不断“飞”奔而来,循着前人轨迹,完成一次次传承文化薪火的接力,为这支舞龙队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集中注意力!转身!腾挪!甩尾!”

“龙珠再高一点,龙头抬起、龙体拉直!”

…………

“这是我们师父的师兄,舞龙‘绝绝子’!”在尚田中心小学操场上,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亮亮的到来与指导,令一群舞龙少年既惊喜又自豪,眼神中充满崇拜。跟随陈亮亮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口令,舞龙少年脚下生风、配合默契,在彩龙下灵活穿梭,将布龙舞出了青春绚丽的模样。

陈亮亮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舞(奉化布龙)代表性传承人陈行国的儿子,90后的他虽然是师兄,但比樊雷波小几岁。他说,一条布龙将三代“龙的传人”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看着少年们稚气但专注的身影,站在一旁的樊雷波不禁想起15年前跟随陈行国学习舞龙的自己。作为尚田人,樊雷波从小接受布龙文化的浸润。大学毕业后,他返乡当起大学生村官,还组建了一支舞龙队。为让手中的布龙神形兼备,樊雷波辗转拜师陈行国,在学习舞龙的一招一式中,不断加深对布龙文化的热爱。

“没想到,我和师父的缘分从师徒二人延续到师徒三代……”2018年,因工作变动,樊雷波来到尚田中心小学担任体育老师,因为有着舞龙的底子,他自告奋勇当起了舞龙队教练。之后,他每周邀请陈行国走进尚小,师徒二人携手指导舞龙、筛选苗子、传承文化。如今,陈行国因年迈体力欠佳,陈亮亮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与“龙”共舞、不亦乐乎。

光阴弹指一挥间,初心始终未改变。游、穿、腾、跃、翻、缠、攀……师徒三人一次次手把手地传授自己的“拿手绝活”,“追龙少年”认真听讲,在反复练习中,完成一次次传承文化的“接力舞”。

尚田中心小学的布龙传承,不仅神形兼备,更有“文化味”。

在陈氏父子和樊雷波心中,布龙舞得好固然重要,布龙背后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更值得“追龙少年”去探寻。集训前,讲述条宅村“布龙走天下”的故事;寒暑假,带着“追龙少年”前往条宅村开展研学,制作布龙……他们相信,只有走进布龙、了解布龙,孩子们才能读懂传承的意义,手中的布龙才能舞出灵魂。

逐梦赛场、舞出风采,是布龙文化激荡回响的具象化表现。“追龙少年”走出尚田,与全省舞龙少年切磋过招,舞出了累累硕果——在前两届浙江省青少年(儿童)龙狮锦标赛中,累计获得3个一等奖、1个三等奖;在宁波市首届中小学生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比赛中,获得竞速舞龙一等奖……

“我们家乡有一条千年龙,我们学校有一条少年龙,我们为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到骄傲!”说起奉化布龙,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庞,洋溢着自信、自豪的笑容。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奉化少年龙,不止在尚小。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一支支少年舞龙队正昂首欲跃、青春澎湃。奉化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小小奶龙队“一舞成名”,在浙江省第二届青少年(儿童)龙狮锦标赛中摘得“双冠”,在坚持9年的传承之路上留下了一步步扎实的“龙印”;奉化高级中学少年舞龙队,一群不满18周岁的“追龙少年”一次次“飞”向世界各地,在土耳其、英国等国际舞台传播布龙文化……

技艺传承,生生不息。在奉城大地上,一代又一代“追龙少年”与奉化布龙接上“信号”,当古老非遗与青春碰撞,中华传统文化正在“焕新”绽放新的活力。

2025-03-14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203588.html 1 3 当一群“追龙少年”与奉化布龙接上“信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