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庙后周村“周家私房菜”装修后重新开业,店面扩大、包厢增加、就餐环境改善。开业以来,客人络绎不绝,营业额平均每月10余万元,同比增长20%。
2017年,周炳娜在村里桥头边的自家住房支了个门面,经营农家乐。因选择菜品用心、烹饪口味地道,农家乐吸引的回头客越来越多。尤其是2022年后周边“万亩方”的建成,以及庙后周村粉黛花海、非遗和农文旅的持续发展,游客越来越多,周炳娜的私房菜生意也越来越好。
“当时孩子还小,父母年纪也比较大,没办法全职到外面去上班。”谈起当初办农家乐的初衷,周炳娜感叹道,“抱着试试的态度就开了这个农家乐,反正都是自己打理,没有请人,没想到反响还不错。”在经营私房菜之余,周炳娜还结合传统节日,花心思文创包装,做起了罐装烤牛肉、手工粽子以及海鲜礼品生意。凭着智慧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她的收入也越来越高,仅中秋节碱水粽子一项就增加10余万收入,周炳娜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距离周炳娜私房菜500米左右的古树边,毛美儿开起了“上井头美食作坊”。毛美儿传承外婆的宁波汤圆手艺,主打宁波汤圆制作,是奉化区级宁波汤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通过食材精选、纯手工制作,毛美儿制作的汤圆在奉化乃至宁波已闯出了名气,甚至远销海外,如新加坡等地。2025年,毛美儿受邀参加央视元宵晚会,并现场展示了宁波汤圆制作。
除汤圆外,毛美儿还结合创意文创,在传统食品黄耐糕上配色或增加文字与图案,生产出具有特定节庆或寓意的“欢喜福糕”,受到消费者追捧。2024年,毛美儿制作的黄耐糕被省商务厅评为“味美浙江”城市地标美食。当前,毛美儿美食作坊吸纳了本村30余名女性村民就业,年产值达200余万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须兴,发展乡村产业,拓宽村民就业增收渠道是关键。农村妇女因照顾老人儿童,难以完全离家,应聘全职工作,多为居家留守,是乡村振兴有待发掘的原动力。2021年9月起,西坞街道大力推进“坞里就业”机制,以党建联建为引领,通过“一人一技”公益培训、农创农播平台搭建等,鼓励农村居家妇女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家门口”创业增收。据统计,目前西坞建有来料加工共富工坊35个,培育女性来料加工经纪人32人,吸纳灵活就业女性820人,为村民增收3200余万元。
◤共富工坊内来料加工
庙后周村周炳娜经营的“周家私房菜”◥
◣开展“一人一技”培训
毛美儿展示制作的“欢喜福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