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我们紧紧围绕产业体系、智造创新、企业培育、绿色发展、要素保障等方面支持企业发展,为推进全区工业经济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集成化、融合化协同发展发挥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过去一年以来,奉化深化数字化转型,制定出台《奉化区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全区新增省级“云上企业”2家、省级数字化车间2家;列入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国家试点项目35个,完成率列全市第一……规上工业数字化改造实现全覆盖。

一年来,我区创新助企模式,以链聚群,深化“工链圈”赋能平台建设,推出“新质国潮”服务新品牌,线上发布产业信息40期,线下举办对接活动38场,惠及企业1600余家次,并作为唯一县(市、区)代表在2024年市“十链百场千企”活动推进大会上作先进典型发言。

一年来,全区深入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专项行动,共出让工业用地1008亩,腾挪流转低效工业用地427亩,改造提升低效工业土地996亩,整治提升低效高耗企业378家,不断挖掘“土地潜力”激活“发展动力”。

乘“数”而上,追“新”逐“质”。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我区工业战线将始终围绕省“415X”、市“361”、区“8100”产业集群建设,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培育,推进产业集聚提档升级、新质生产力提质扩面,以工业经济的“稳、进、立”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久久为功

深化改革“关键一招”

营商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先手棋”“关键仗”,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是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有力举措。

2024年以来,我区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聚焦企业家、个体工商户等五类人群关注的十大高频需求,持续优化涉企服务体系,为全区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减负、鼓劲、加油,不断放大改革红利,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谋发展之“进”。

去年5月,浙江亿太诺气动科技有限公司提交了新建面积1800余平方米的厂房申请,区发改局即收即办,与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住建局等多个部门达成协议,通过全面并联专项审批事项,深度精减申报材料、审批流程和填报内容,扩面延伸审查前置、帮办代办、承诺简办等方式,仅用14天就走完了开工前全流程审批事项,比以往提前了2至4周。

“政府部门好几次主动到我们企业指导,让我们对项目顺利竣工增添了信心。”2024年9月,区营商办联合多部门组成专项服务团队,深入奉化电力建设产业基地项目一线,开展了一场高效、精准的竣工验收入企指导服务,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不由为我区营商环境点赞。

从企业一期项目于2023年4月开工建设到去年8月部分车间顺利投产,“奉化速度”给宁波隆跃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郜雷留下深刻印象:“奉化的‘竣工验收一件事’对企业太友好了!之前验收至少要跑4到5次,而在奉化,所有相关部门一次到位,至少给我们省下了半个月的时间,助力企业快速投产。”

去年,我区不断深化“一类事”改革,让政务服务始终“领先一步”,有效解决了基本建设项目链条长、环节多、企业多头跑的问题,并通过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切实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提升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025年,我区将全力承接好、争取好、落实好各项惠企政策,努力做到“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以“法护营商”十二策、完善区域“工链圈”服务体系等更精准、更有效的政策举措,持续深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紧盯企业发展的“烦心事”“揪心事”,不断补齐营商环境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久久为功走稳“营商环境最优示范区”建设之路。

增“颜”提“品”

点亮城乡“魅力名片”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西坞街道“万亩方”核心区深得市民青睐,春种秋收的农田美景成了假日必选去处。从传统农田到“人在画中游”的打卡地,治水便是这场华丽蝶变的关键秘诀。

自2022年以来,“万亩方”核心区坚持系统治水、科学治水、精准治水,应用以“源头治理、数智赋能、多跨协同”为路径的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改革新模式,先后实施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生态河道治理、循环灌溉系统、智慧农田管理系统等一系列工程项目。“万亩方”旧貌换新颜,水清、岸绿、河畅、景美、宜游,人流量节节攀升。

在变化的,不仅仅是“万亩方”。

在城区,推窗就能看见绿,转角就能遇见美,轻松实现“公园自由”。闲暇时分,漫步在绿意盎然的街头巷尾,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生活满是惬意。

在乡村,乡村CEO模式如同催化剂赋能乡村发展。一些过去无人问津的村子,如今摇身一变,实现业态项目招引“零的突破”,村集体和村民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在未来社区,业主、社区和政府三方如紧密咬合的齿轮,整合各方资源,实现高效协作,给城市治理换上了“新皮肤”,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居住环境得到大幅提升。

城乡品质,不仅是衡量城市竞争力与吸引力的关键要素,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象化体现。

城乡品质如何实现全方位进阶?这绝非一蹴而就的易事,而是一项涵盖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维度的复杂系统性工程。不仅要“颜值”升,还要“体质”强。

当下,我区正火力全开,加速推进增“颜”提“品”,点亮城乡“魅力名片”。加紧建设滨江生态公园二期,持续新增口袋公园、绿道绿地,构建城市绿色休闲网络;城中村改造正加力实施,城里厢、溪口古镇区更新不断;甬台温高速改扩建、312省道沿海中线拓宽、西环线南延如火如荼,外联内畅、城乡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正加速形成;新一轮农房改造拆旧建新,环同山和美乡村示范带加快建设,未来乡村将更加宜居宜业……

城乡建设高歌猛进,市政功能迭代升级,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生活幸福美好……一座“颜值”与“气质”俱佳的现代化城市正在悄然崛起。

用“行”践“诺”

提升民生“幸福质感”

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近3000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0至3岁的婴幼儿被视为社会中“最柔软的群体”,托起小小“摇篮”,就是托起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希望。如今在奉化,有送托需求的家庭越来越能够实现入托可及。

去年,我区新增普惠托位816个,新增托育机构16家,在全市率先试点开办公立幼儿园1至2岁托小班,全区16家公办园开展托班招生,托幼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创新“医育结合”模式,推广“国医育宝娃”“健康体检入园”行动。建成投用4家“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开发上线全区智慧婴育照护服务系统,托育服务内涵进一步提升。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大成路的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施工现场,该项目已经完成主体结顶。“项目建成后,将提供托育服务、从业人员培训、托育机构监管、家庭养育指导和社区亲子服务,为全区婴幼儿提供更高质量、更多形式的科学育儿指导。”区卫生健康局工作人员介绍。借力托育服务连年“上新”,我区正聚力打造“家门口”普惠托育服务圈,深化托育机构“医育融合”服务,全力构建托育服务多元体系。

于精细中显功力,于民生处映匠心。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群众需要什么、期盼什么,就抓什么、推进什么。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上心事”,用心用情用力交出有厚度、更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大抓民生之下,群众生活幸福加码。去年,我区新增3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家,新改建标准化老年食堂15家,养老助餐突破200万人次;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新增共富工坊27个,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创成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江口中学、凤麓幼儿园、溪口中心幼儿园等建成投用;区人民医院迁建主体结顶,区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加快推进,新改建村卫生室10家;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30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4.2平方米……

一组组数据,托举起民生的高度;一个个项目,丈量着幸福的广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2025年,我区将加快共同富裕特色区建设,深化全龄友好行动,促进公共服务同城同标、优质均衡。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年年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更便利地惠及全体奉化人和新奉化建设者。

2025-02-07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97805.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