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竺盛涌)近日,“桥畔乡音 共话桑梓”乡村资源推介会在中交未来城城市会客厅举行,全面展示了方桥街道村庄闲置资源,旨在推动设计、运营、资金等专业力量的引入,通过甬流先锋、村企结对党建共建,将各方资源深度融合、凝聚壮大,全力促进乡村整体焕新,实现街道全域形象跃迁。
推介会以竺家庄家红色文旅项目、开发边界外5个村庄风貌提升、包山上三方桥片区荷文化挖掘等3大板块项目为核心,深度介绍了街道各村在土地、特产、建筑、历史、人文等方面的优质资源,全面介绍了方桥街道新推出的农旅拓展、田园居住、创新融合、滨水生态、红色研学、艺术赋能等乡村六大活力片区发展规划。
随后,新桥下、前江、竺家、上三、包山等村的村两委干部围绕各自村的风貌提升、农文旅发展、村级经济等事项,全面且深入地介绍了本村基本情况、产业优势、历史文化资源、现存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未来努力的方向、发展规划等。
“我们村两委干劲十足,村民热情高涨,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基础坚实,发展动力强劲,起步虽低但潜力巨大,极易出彩。”新桥下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孟挺信心满怀地表示,该村下一步将以千亩方为核心,以都市田园拾趣线为主题,全力实施共富江方线两侧改造提升、共富共美同山河两侧提升改造、共美新桥下村庄环线提升等共富共美建设项目,精心打造一个以村为中心,以草莓产业、千亩方为资源依托,与剡江风景相互联动的田园综合体。
竺家村党支部书记竺海明详细介绍了该村竺扬故居、刚武房、竺家老祠堂、怀忠祠堂、禾嘉桥等珍贵的历史遗存及可利用土地、房屋等闲置资源,并深刻阐述了该村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发展农文旅项目,建设美丽乡村的规划蓝图。竺海明坚定地表示,村里将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建设水系、田园景观,整合自然、文化资源,塑造核心吸引力,培育红色乡村业态,打造浙东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
包山村是一个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村落,村民多为包拯后代,具备独特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势。目前村里正在精心谋划推进农文旅发展,已完成了村LOGO、村口标识、生态长廊景观等设计,并完成了一批村庄基础设施提升项目。该村两委年轻干部包益在推介中表示,该村将全力营造以包公文化为底色的和美乡村形象,推动文化为乡村旅游发展强势赋能,努力使包山村在环境、治理、产业、共同富裕等方面实现跨越式蝶变。
聆听完各村的精彩推介,与会的乡村CEO、农村运营和文创单位代表各抒己见,结合自身丰富的创业经历和方桥的实际情况,为各村推动农文旅发展分享经验,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他们一致认为,方桥街道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发展农文旅项目和其他服务业拥有独特而深厚的优势。在与村干部的交流中,其中3位乡村CEO向上三、竺家、庄家等3个村提出了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