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邬怡灵)“请问您要订购几箱?”“订购200箱,这几天给您送来。”……1月8日中午,忙了一上午的溪口镇锦溪村党支部书记毛金君刚拿起筷子,电话铃又响了起来。去年下半年,锦溪村的香榧丰收后遇到了销售瓶颈,每天一睁眼,毛金君就为村里香榧销售的问题发愁,一天的电话对接量达三四十个。
2025年是毛金君担任锦溪村党支部书记的第四个年头,这位70后村干部看着文质彬彬,一和商户、工厂打起电话,就像久经商场的“老手”,产品加工的要求标准,售价多一分少一厘,他都“抠”得极其认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锦溪村种植的香榧已远近闻名,连片种植面积达到2300余亩,是浙江省内香榧连片种植面积最大的基地。2024年9月,村里的香榧再次迎来大丰收,共产出10万公斤鲜果,炒制出2万公斤成品香榧。随着村集体种植的香榧产量逐年扩大,压在他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
“成本高、产量大、销路窄,是我们村香榧销售存在的大难题。”毛金君告诉记者,锦溪村整条香榧生产链都是人工完成,既能保证绿色种植,又有优质的口感。因此,锦溪香榧的生产成本比机械生产的高,售价不占优势。两年间,毛金君频繁往返于宁海、诸暨等地,到处探寻香榧种植、销售的方法。
去年春节前夕,锦溪村同样遇到了香榧销售困境。由于受到销售渠道的限制,毛金君只能用“笨办法”——上门拜访企业、学校、政府及社会组织,让大家品尝到锦溪香榧的味道后,通过口口相传,将锦溪香榧的“牌子”打出去。2024年,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香榧成品在春节前销售完成,给村集体带来了约180万元的收入。眼下,距离春节越来越近,可村里的香榧成品还有近1万公斤滞销。
毛金君翻开一本记录本,上面写满了联系人名单和拜访计划。为了打开销路,他叩开一家家企业的大门,向企业负责人推荐。“上一个香榧销售季,镇政府也为我们出谋划策,带来了很多合作机会。但第二次再用相同的渠道推销,效果没那么好了。”夜里,毛金君常常难以入眠,“前任书记为锦溪村铺好了致富路,我也要带领村民走好这条路。”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锦溪香榧,几天前,毛金君尝试了线上直播的方式推广香榧。“欢迎大家品尝咱们锦溪香榧……”第一场直播时,毛金君在镜头前面对着屏幕另一端的陌生观众,手心都冒了汗。随着春节临近,毛金君还在为香榧销售寻找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