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董黎姿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区残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残联的坚强领导下,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奋力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提升残疾人幸福指数。
做好残疾人民生兜底保障工作是区残联的首要任务。2025年,区残联将继续高标准推进实施民生实事项目、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确保残疾人享受更加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严格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审核工作,保障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能够及时申领到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切实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
同时,区残联将积极开展困难残疾人慰问和救助活动,协调区慈善总会等部门和社会组织,帮助解决残疾人家庭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多元化社会保险政策,提升保险绩效,为残疾人提供更加全面的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托养机构建设,完善全龄段托养服务链,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托养服务。
2025年,区残联将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落实就业保障政策,继续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减免联审和信息推送工作,并加强信息公示公开,确保各项惠残助残政策落实到位。提升残疾人就业促进和培训服务,动态更新残疾人就业和培训需求信息数据库,积极做好推介,扎实完成新增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年度指标任务。加强就业兜底服务,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之家”规范化运作,新建一家“残疾人之家”并评定为3星级,创建公共空间助残窗口6家,对接人力社保部门开发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做好人选推荐,为残疾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
加强预防康复 营造良好环境
2025年,区残联将把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工作作为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将落实精准康复行动,确保基本康复服务率达100%,精准康复服务率达85%以上。其中,计划家庭医生签约率达85%以上,精神残疾人服药率达85%以上,“应助尽助”实施残疾儿童康复和0—3岁残疾儿童早期干预。
2025年,区残联将进一步推进健康奉化残疾预防和康复行动专项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残疾预防和康复宣传活动,深入开展“精康融合行动”,提高残疾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持续开展特色性康复服务工作,协同区关工委进“残疾人之家”开展心理团体辅导活动,为有需求的肢体残疾人提供“线上病房”居家康复服务,规范开展辅具租借,推进截瘫残疾人“一条龙”服务。持续开展康复入村工作,实实在在解决残疾人康复需求,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的康复服务。
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区残联还将不断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开展文化助残“五个一”工程、残疾人特殊艺术“六进”、无障碍观影等活动,指导各专门协会结合国际残疾人日、肢残人活动日等残疾人重大节日开展系列活动,积极打造残疾人文艺作品,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区残联将继续抓好青少年运动员选拔、培训和后勤保障,力争在各类赛事中取得好成绩。指导区残疾人体育协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加大新闻宣传力度,积极培育宣传残疾人自立自强典型,展现残疾人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强化残疾人权益维护,全面掌握、及时化解残疾人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无障碍进家庭改造项目60户。积极参与项目规划论证会,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残疾人创造更加友好、包容的社会环境。
夯实工作基础 提升服务水平
为夯实残疾人工作基础,2025年,区残联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服务水平。继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注重专职委员能力提升和动态管理。做好6个专门协会工作,发挥其在残疾人事业中的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区残联将继续完善残疾人基础数据建设,开展残疾人办证便民服务;落实残疾人证10年到期核查和日常动态核查机制;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专题数据库建设;做好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和残疾人收入状况监测;认真落实省残联“高效办成残疾人服务‘一件事’”要求,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区残联还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推进残联机关自身建设;落实常态化学习机制,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活动;强化干部监管力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制度;筑牢作风底线,树立良好工作形象;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提升走访调研、一线服务等活动成效,为残疾人提供更加贴心、高效的服务。
2024年5月,区残联举行残疾人非遗项目技能培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