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有温度 幸福有质感

——我区深入推进六项“衣领子”行动之全龄友好行动综述

记者 柳家欢 王巧丽

通讯员 洪盈焕

全龄友好行动是区委点题、人大领题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提升城市品质的基础工程、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旨在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推动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自全龄友好行动开展以来,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方式,强化“人大监督”效应,养老服务保障、托育体系建设、创业创新服务、精准帮扶实施等“老幼中低”四类群体最关心关注的工作取得了可视、可知、可感的阶段性成果,逐步实现了“城市温度、群众有感”的目标。

优环境引人才

加速绘就宜居宜业新图景

青年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一个城市的活力和希望所在。

“奉化对乡村CEO的政策扶持力度大,前期运营补助让我们可以安心做事,同时每年设定了考核目标和奖励,我们也更有激情和信心。”去年,80后陶艺达人邬彬旭被聘为西坞街道庙后周村乡村CEO,经过与村庄“磨合”、团队策划,山屿火车乡村网红营地、花海摄影基地、赶丫丫休闲农场等一系列农文旅项目纷至而来,非遗村、故事村的文化品牌效应不断扩散。

2023年11月,我区在全市率先推行乡村CEO模式,探索出一套乡村运营人才“引用留”基层创新做法。截至目前,全区已有12个村庄签约运营,吸引63名乡村运营专家进驻,累计促成落地项目37个、总投资8300余万元。

城市既要“宜居宜业”,也要“宜乐宜游”,才能让年轻人有更多归属感。去年以来,我区不断释放城市活力、持续升温夜间经济,营造更“年轻态”的城市氛围:棒集快闪盒子、棒集运动空间等时尚新业态持续推进;蜜桃音乐节带来“家门口”的演唱会;桃花马拉松、村BA等品牌赛事活动让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自全龄友好行动开展以来,我区有力驱动“青创引擎”,实施“凤麓英才”项目“拨投联动”改革。截至2024年11月底,新引进博士61人,新增大学生18100人、高技能人才6199人。

优布局强保障

持续完善普惠善育新体系

婴幼儿的养育成长,关系千家万户。提升托育服务水平,既是民生殷切期盼,也是全龄友好行动的关键一环。

走进三知行托育园内,孩子们跟老师玩着游戏;教室里设置了触摸墙,小型书架、灶台、餐具等活动教具一应俱全;“乳儿班”里,老师哼起温柔的曲调正哄着刚“双满月”的宝宝慢慢入睡……2023年,我区出台《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托位给予政策优惠和补贴,三知行托育园则按照五星级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标准打造,是我区首家0—3岁全龄段覆盖的托育机构。

近年来,我区努力办好“家门口”的学校,让群众享受更多教育共富成果。去年,奉化成为教育部首批认定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凤麓幼儿园、溪口中心幼儿园等建成投用,区托育中心开工新建,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816个,其中,公办幼儿园托位500个,千人托位数达4.74个。同时,我区建成“行走的思政课堂”研学打卡点57个,目前已开展亲子研学活动4000余人次;360名中小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B证培训考核,区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和区心理健康诊疗中心正式投用。

拓渠道促增收

逐步构建多维帮扶新格局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状况始终牵动人心。

去年5月,区人大常委会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了我区2家“工疗车间”退税难题,不仅缓解了企业经营压力,还保住了48名特殊困难群体的就业。目前,我区共有13家工疗车间,安置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406名,成为低收入残疾人群的重要保障平台。

去年以来,我区联动医保、慈善总会、爱心企业等救助资源实施个案救助帮扶2253人次,精准对接14家社会组织开展27个“奉爱有我”系列帮扶项目。同时,多元拓展就业渠道,实施六大共富帮扶行动,出台“降低补助门槛、提高补助标准”的倾斜政策,采用“国有主体(村集体)+市场化运营+农户受益”模式实施试点项目,推出一批低收入农户就业岗位和点对点发展项目,助力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目前,已落实村级公益性岗位352个、项目建设岗位307个,带动89户低收入农户参与来料生产加工,实现试点项目镇(街道)全覆盖,累计带动低收入农户年增收600余万元。

在助残服务方面,我区完成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1032人,对122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对614名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发放教育补助,减免学费、住宿费等共计75.628万元。

出政策优供给

不断涌现养老服务新场景

昨天上午10时许,岳林街道上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老年助餐中央厨房”一派忙碌景象,工作人员将刚出锅的饭菜以及洗净的水果放入餐盒,装箱后放上“爱心送餐车”,开往周边6个社区、2个行政村的助餐点,为老年人送去“一餐热饭”。

去年,岳林街道创新设立了“‘岳’享‘食’光·惠老助餐”慈善项目,进一步深化“养老+慈善”模式,积极探索、引导公益慈善力量助力养老工作。据初步统计,全区已建成各类老年食堂105家和村(社)助餐点52个,去年完成助餐约212.7万人次,让更多老年人乐享幸福“食”光。

随着养老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我区养老服务成效显著:萧王庙街道滕头村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培育名单,溪口镇中山社区列入浙江省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名单,新增滕头养生颐乐园、文芳老人护养院和丰康颐养院3个老年教学点,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100张……

在开展健康服务方面,我区深化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对口保障常态化机制,持续规范区级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目前,已完成口腔、营养、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状况筛查评估10865人次,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达51.33万人。

今年,我区将继续紧盯“老幼中低”四类人群,重点抓好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公办中小学“清凉行动”、新型致富行动探索、老年食堂“全龄化”运营试点等标杆性工作,推动民生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人民福祉水平稳步提高。

2025-01-09 ——我区深入推进六项“衣领子”行动之全龄友好行动综述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94022.html 1 3 城市有温度 幸福有质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