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毛超峥
邢昊臻 毛豪力
稳住“压舱石”,行得万里船。“三农”稳,大局稳。12月27日上午,第四届长三角“V30”村书记论坛在我区举行,来自江浙沪皖等地的明星村书记与国内智库、党政部门和企业界等嘉宾聚焦“学用‘千万工程’经验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主题,总结发展经验,畅谈变革路径。
智库专家现场剖析
开出乡村振兴新“处方”
本次论坛邀请了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长、原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黄祖辉,浙江省委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咨询委员会浙江省专家委员、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首席专家顾益康作主题演讲。
孙中华在演讲中阐述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村现代化以及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意义。黄祖辉则以“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为题,提炼概括了“千万工程”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建设经营理念和公平效率理念,分享了相关工作方法。作为“千万工程”参与者的顾益康围绕新时代“千万工程”的新要求,提出要把发展美丽经济作为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并依据目前浙江农村的发展现状现场开出了乡村发展新“处方”。
明星书记经验分享
村庄发展各有妙招
在名村经验分享环节,来自江浙沪皖的5位明星村书记依次上台,分享了矛盾调解、产业发展、群众自治等乡村治理共性问题的工作心得。
从原先“无人问津”的落后村到全国闻名的“常青树”,滕头村的蝶变是浙江持续深化“千万工程”的缩影。上世纪70年代末,滕头村拓荒办企,率先创办村级集体企业;上世纪90年代,通过股份制改造推进村企改革,激发企业发展动能;党的十九大以来,滕头村创新强企,创办滕头控股公司,推行连锁滕头、飞地发展模式,拓展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产业,做强投资、服装、旅游等支柱产业,推动实现“二次腾飞”。
上海市奉贤区四团镇新桥村是上海市首个使用“宅基码”的村庄,该系统不仅可以通过权限分级满足不同居民的生活需求,还包含信息公开、积分兑换等村务服务和智能防范功能。通过数字宅基系统,该村实现了治理精细化和智能化。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温刘村党支部书记高旋则以该村“小田变大田”的关键变革为案例,详细介绍了2023年起该村在土地确权时,面对土地数据混乱、村民矛盾纠纷等具体问题,通过成立“五社联动工作组”、“数字化”田块等创新手段,实现农田变良田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地处大别山东北麓余脉的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八角塘村坚持党建引领,依托“积分制管理+信用村建设”,成功把村级大小事务量化赋分,形成了评优得分、以分兑奖、以奖聚人的良性循环,书写出了具有八角塘村特色的发展新篇章。
细数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的强村之路,以强化党建引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核心脉络格外清晰。下姜村通过加快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发挥龙头示范作用,携手邻村成立“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逐步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同富裕之路。如今的下姜村早已摘掉了头上的“贫帽”,成为“农家乐、民宿忙、瓜果香、游客如织来下姜”的明星村、网红村。
圆桌论坛掀起“头脑风暴”
共同探讨乡村未来之路
圆桌论坛期间,村党组织书记和乡村CEO围绕乡村发展,谈体会、聊方法、商发展,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现代化乡村的着力点。
当前,“三农”工作正面临从建设美丽乡村到经营美丽乡村的转型,对此,各村党组织书记也趁势而上,主动求变。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菖蒲镇毛畈村党支部书记姚有志认为,村党组织书记不仅要懂经济发展,还要积极与互联网接轨,运用互联网思维推介农文旅产品。今年,他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短视频,在抖音、微信视频号、小红书、快手等平台发布,目前单个播放量超200万,单个点赞量超1万,实现了良好的宣传带动效果。
近年来,浙江省实施乡村CEO培养计划、壮大乡村运营师队伍,如今乡村CEO已经成为浙江实现乡村共富的一张“金名片”。回顾自己的驻村经历,溪口镇栖霞坑村运营CEO陈琳琳感慨万千。她认为,作为乡村CEO,要把好经济关,充分利用和运作发展资源,吸引消费者。在这过程中,村党组织书记需要在招商、融资、政策上同乡村CEO一起出谋划策、解决难题,这样才能锻炼出一个优秀的乡村发展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