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第1版 今年以来,区法院加快“执破融合”探索步伐,充分发挥执行程序的强制功能和破产程序的拯救功能,与企业加强“双向互通”,帮助企业以“最小成本、最快速度”重获新生。

我区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为奉化引进多家“新质生产力”企业和多位高技能型人才。今年年初,该公司因一起合同纠纷被诉至区法院。经查,该公司与属地街道、某科技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因科技公司未按协议约定完成目标产值、人才引进等任务,要求解除协议并赔偿各项损失300万元。而科技公司认为对方公司未能履行服务义务,另案起诉要求对方赔偿损失200万元。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承办法官发现该公司在法院存在一起执行案件,因未履行到期债务,其债权人在执行程序中对该公司申请破产清算。

“表面是一起案件,实际是三起,且关系到一家具有发展潜质企业的生存问题。”案件承办法官介绍道。为寻找最优解法,承办法官联合执行局、属地街道共同探求“破题之道”。由于该公司拥有完备的培育体系,仍具备孵化能力,直接受理破产清算将影响其正常经营,最终损害的是债权人的利益。对此,执行法官积极沟通,最终成功促成该公司与债权人达成和解并履行全部案款,债权人撤回破产申请。后经多轮沟通,该公司与科技公司就协议解除、款项支付等事项达成共识,该公司的全部争议得到妥善化解,企业从濒临破产逐渐走回正轨。

通过前期实践积累的经验,今年,区法院出台《立案、审判、执行转破产程序一体化行动方案(试行)》,截至目前,受理“执转破”案件51件,办结26件,案件平均审理天数缩短23.6天,化解各类案件460余件。

“多方联动”

回应企业司法需求有“声”

为解决企业涉法涉诉急难愁盼,2023年,区委依法治区办发布“法护营商”奉化十二策。在此基础上,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区法院、区司法局多方联动,共同推出“法护营商”十二问答涉企服务举措。区法院围绕企业信用修复、知识产权保护、涉企金融纠纷等事项提供便企司法举措。

“下一位现场连线的听众想咨询装修方面的法律问题,请现场法官代表连线解答!”在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区法院干警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局、奉化海关等20多家单位,共同做客奉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直播间,现场连线观众并回答提问,反响热烈。

此外,区法院与区工商联、区金融办、人大代表联络站等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开展代表委员进法院、送法入企、法企共建等活动30余场,实地走访企业20余家,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详细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需求,并针对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容易忽视的风险点,提出具体法律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及时了解行业政策法规,切实提高企业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下一步,区法院将持续优化诉讼服务、密切代表委员联络、推进破产重整、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司法保障体系,有效回应企业和群众多元司法需求,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宁波‘实践样本’贡献司法之力。”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4-12-06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88308.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