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部片“唤醒”一个村
主持人:《云边有个小卖部》电影带火了四岙村以后,给村里以及大堰镇旅游带来了哪些影响?
陆盛琼:《云边有个小卖部》电影使得作为拍摄地的大堰镇知名度随之提升。在很多游客看来,风景秀丽、人情温暖的大堰镇高度还原了张嘉佳笔下云边镇的村落形象,是一个可以远离城市喧嚣的世外桃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和体验乡村生活。截至目前,今年大堰镇已累计吸引游客超52万人次,同比增加5.6万人次,带动村集体增收250余万元。
王韩含:尽管电影的实际取景地在四岙村,但大堰镇整体作为“云边镇”被电影粉丝和游客所熟知。我运营的谢界山村距离四岙村15分钟车程,作为民宿聚集村也享受到了电影带来的红利。一方面,来打卡“莺莺小卖部”的部分游客来到谢界山村民宿住宿,为村里带来了人气。另一方面,我们推荐住店客人在大堰镇游玩时可以将小卖部作为一个打卡点,丰富了游客的出游体验。
让一波流量成就一批“留量”
主持人:随着“云上大堰”“乡愁小镇”“云边镇”等关键词频频出圈,如何进一步实现流量“变现”?
叶建华:“莺莺小卖部”作为场景拍摄地成为了热门打卡地,游客络绎不绝。为方便游客打卡,村里通过引导村民和商家在打卡点位附近摆摊,吸引移动咖啡车、移动摊位前来自主设点,打造既能丰富游客体验,又能将流量转化为村民实实在在收入的美食一条街。
陆盛琼:大堰镇以此为契机,从配套设施、旅游接待、业态布置等方面着手,通过设置引导牌和标识标牌、开通旅游专线、启动官方旅游宣传推介、发放旅游打卡地图和旅游优惠券等,让游客除了在“莺莺小卖部”打卡外,还能深度体验大堰的吃喝玩乐。
此外,为了承接这波“流量”,大堰镇举办了一系列活动,例如“一封大堰的来信”2024大堰镇杭州推介会、“党建联建促乡村振兴 ‘博’采众长话共富”暨高层次人才交流会、“云边镇”乡村CEO全球招募发布会等,持续扩大大堰镇农文旅品牌声量,同时邀请多方共论乡村振兴新思路,共商乡村发展新模式,欢迎更多有情怀、有能力的年轻人投身乡村建设,持续将“流量”转化为山区共富的“增量”。
从一个IP到下一个发力点
主持人:电影的热度终会散去,乡村旅游还有哪些潜能与可能性?如何塑造大堰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王韩含:大堰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是高质量、可再生、可持续的农业,有档次、有风景、有内涵的民宿度假游产品。在“云边镇”这个IP宣传加成基础上,谢界山村将主打治愈系度假产品。接下来,我们要在保留乡村原有的特色基础上,打造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和品牌IP,为游客提供绿色农产品和“村味”十足的休闲旅游体验。
陆盛琼:大堰的旅游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在接下去的乡村旅游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围绕“云耕”“云居”“云游”“云学”系列品牌,持续挖掘大堰本土特色。
首先,规划“1+8”云上生态旅游体验圈,以箭岭环境学习中心为核心,新增8个生态研学主题课堂,串联起灵芝种植基地、湖边桥村豆腐工坊等,延伸打造体验感更强的旅游路线,整合已有资源,开发新业态;其次,增强产业配套,力争新落户一批品牌连锁民宿,新建成一批网红精品民宿,新运营一批质朴农家客栈,新招引一批餐饮项目,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全链条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最后,乡村发展需要人才,我们积极对外招募乡村运营师、乡村合伙人、乡村梦想家等,并为前来大堰创业的人才提供政策配套和服务保障,通过“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以人才杠杆撬动农文旅融合大产业,绘就乡村共富蓝图。
主持人的话——
乡村旅游要想“长青”,还需地方向内深层次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围绕本地特有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设计开发与之配套的旅游产品和IP,与游客建立情感链接,让“网红”发展成为“长红”。
主持人 赵雪雁
本期嘉宾:
叶建华 大堰镇四岙村党总支书记
陆盛琼 大堰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工作人员
王韩含 大堰镇谢界山村乡村CEO
“民生会客厅”交流平台:QQ群(日报民生会客厅) 64640581 热线电话 88987777
今年夏天,张嘉佳执导的电影《云边有个小卖部》大火,小镇青年刘十三与外婆王莺莺的点滴故事治愈了很多人。张嘉佳在取景地大堰镇四岙村西畈自然村留下了“莺莺小卖部”陈列,吸引了天南地北的书迷、影迷前来打卡。然而,“因为一部剧,奔赴一座城”的热度终将散去,大堰镇乡村旅游如何变烟花效应为长尾效应,持续铺就乡村共富路?本期“民生会客厅”,让我们一起关注大堰镇乡村旅游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