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黛花开 苦荞香飘

老底子美食的浪漫创新

记者 王巧丽 虞金辉

通讯员 段凌云

传统糕点,作为每个地方饮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奉化,家家户户逢年过节都会吃的黄耐糕,在非遗美食宁波汤圆传承人毛美儿这里玩出了新花样。

10月6日下午,在西坞街道庙后周村的非遗集市上,王妈汤圆的摊位前满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家争相品尝、购买着新出炉的黄耐糕。而在王妈汤圆门店内,毛美儿和店内几位糕点师傅忙得热火朝天,筛粉、制糕、蒸煮,随着一方方泛着热气的黄耐糕从锅里端出,屋内顿时甜香四溢,摆上一桌,小巧如画、雅而有韵。记者随手从盘中捏一块放进口中,顿觉唇齿生香。

相比起传统花色,这一批新制作的黄耐糕上点缀着粉色、紫色的粉黛花,让人眼前一亮。“做美食要传承,也需要创新,除了粉黛花花样,店里还打造多种印着“欢喜”“奉化”等字样的新模具,希望给消费者带来新的体验,也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毛美儿告诉记者,“十一”期间,庙后周村蛟龙山的粉黛花盛放,迎接八方游客,希望自己制作的美食能与美景相得益彰,带给游客更多关于西坞的美好印象。

除了在造型上的创新,毛美儿此次更是将东西部协作地区甘洛的苦荞粉融入传统黄耐糕,打造了一款既富创意又具营养价值的“苦荞黄耐糕”。“苦荞本身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作物,营养价值极高,结合苦荞粉做出来的黄耐糕,也更符合现代消费群体‘低糖’‘养生’的饮食习惯。”毛美儿表示,在不久前举办的区农创农播行业联合工会和“坞里兴农”共享服务平台成立的座谈会上,各行各业的农创农播行业人员便探讨了如何就自己所在领域,深化奉甘两地协作,助力推进两地产业共赢、民生共富。“西坞自古以来是鱼米之乡,作为美食从业者,将西坞特产的‘坞米’与甘洛的‘苦荞’相结合,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协作之路,我认为是力所能及且非常有意义的。”毛美儿说。

苦荞粉具有一定的苦味,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适量增加糖分以平衡口感;苦荞粉的吸水性较强,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调整水分含量,以确保糕点的成型和口感。为打造口感完美的苦荞黄耐糕,毛美儿作了许多尝试。“这次的新品苦荞黄耐糕的味道比起传统味道要更鲜甜,最重要是健康养生,家里老老小小都可以吃。”庙后周村村民吴周恩笑盈盈地打包了2份苦荞黄耐糕。

作为一家传统老字号,王妈汤圆在传承赓续老底子口味的同时努力求新求变,积极适应市场新需求,以“糕点制作技艺”不断推动西坞街道“一人一技”公益培训,为提升农村群众就业创业技能,有效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赋能乡村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吃的是美食,品的是文化。希望黄耐糕等老底子的美食让能成为成为活跃旅游的新元素、新亮点,让更多的人向往奉化、来到奉化,也把咱们的美食推向更广阔的天地。”毛美儿表示。

2024-10-11 粉黛花开 苦荞香飘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78419.html 1 3 老底子美食的浪漫创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