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晓萍
通讯员 乌雯雯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新”校。说它历史悠久,是因为其前身方桥中心小学创建于1938年,已有86年历史。说它是新校,也一点不假,2021年8月,学校搬迁至新校区,并更名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至今才3年。如今,它是我区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
近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均衡教育的美好期盼,一座座高品质新校在奉化这片教育热土上拔地而起。在此背景下,老校如何办出新意、凸显生机,赋能学生全面成长?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在驭变求新中赶考答卷。
合作办学
探索教育新路径
橘红色教学楼、标准化田径场、数字化报告厅、智慧化科学实验室……走进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高品质的教学设施颠覆了大众对乡村学校的刻板印象,每一处细节,都能感受到匠心精神和时代气息。
学校要办好,不仅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还需要先进的管理和高水平师资。如何在管理模式层面精准赋能?奉化教育探索了一条合作办学的新路径。学校依托上海师范大学,实现沪甬教育资源的互通,并签约上海知名校长、教育心理学博士胡培华担任校长。
办学三年来,该校充分对接上海和宁波的教育资源,每学期,都有专家组定期指导学校特色课程开发、教学科研实践、师资培训和校园文化建设,支持学校开展教育改革实验等,进一步提升区域教育质量。
今年,学校被授予上海师范大学“卓越师范生实习基地”和“科创教育实践基地”。
课程改革
办出自身新特色
如何在导入资源的同时办出自身特色?学校给出了答案——学校改变靠管理,但教育改变需要好课程。校长胡培华说,课堂是教育的灵魂。每个人在18岁之前,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学校,在学校待得最久的则是课堂。怎么让学生待得住,必须要有好课程。
“如何让师生在思维碰撞中激发活力和无限创意,让孩子们得以成长?”“如何创造巧妙的学习空间,满足学生天马行空的创意,把灵动的课堂还给孩子们?”……刚来到学校时,胡培华在一个班级听了一堂课,当时,孩子们正襟危坐、专心听讲、回答问题一板一眼。面对看似井然有序的课堂,胡培华认为:“学生的课堂不应该是‘一潭死水’。”
企业发展需要新质生产力,教育要发展,同样需要新质生产力。新校启用初,就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改变课堂样貌,关注学习方法指导。学校开设了“正如磐石”“践如风行”“雅如幽兰”“健如脱兔”“慧如星海”五大课程,将德智体美劳教育有机融入教学中。同时,课堂教学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尊重学生天性、个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创设轻松舒展、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使课堂充满人文关怀,使学生幸福、阳光地成长。
编织梦想
让位学生“唱主角”
“智慧编织梦想 幸福伴随成长”,是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此外,在学校教学楼的墙面上,有一个巨大的红色大拇指,每天上下学,胡培华总会站在那里笑着迎送师生们。“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将这个大拇指深藏在心,时刻提醒自己——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我’就是主角,‘我’就是最棒的!”胡培华说。
成长是出“戏”,学校来搭台。该校设置了卡魅、人工智能、头脑奥林匹克、曲棍球等15门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唱主角”。搭建人人有梦想、人人去追梦、人人能圆梦的梦想舞台,通过举办“阅读节”“创客节”“艺术节”“体育节”“英语节”“跳蚤市场”等多种活动,开展情景化、项目式学习,为学生打造多元舞台,助力学生梦想花开,扬长发展。
“当学生找到了闪亮的成长舞台,学校和谐发展的舞台也将会变得更宽广。”该校党支部书记张蕾称。三年来,学校一直坚守儿童立场,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润泽不一样的生命,让孩子们在幸福中成长。
如今,该校学生在各级比赛中闪闪发光。在2023年浙江省头脑奥林匹克长期题和第十一届宁波市头脑奥林匹克长期题比赛中斩获一等奖,在2023-2024学年“NOC大赛·AI未来科学家赛项选拔赛”获得3个省级一等奖、4个省级二等奖和2个省级三等奖等。
三年来,学校办学声誉不断攀高,办学品质不断提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的24个班级发展到现今的49个班级。不仅周边小区的入住率有了明显提升,不少居住在周边的家长也被学校的品牌吸引,选择在“家门口的好学校”就近读书。
这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不仅满足了周边居民就近入学的需求,也是我区优化基础设施配套的一项民生工程,更是奉化教育质量跃升的生动实践。
记者手记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的发展变迁,是我区办好“家门口”高品质教育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区教育局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从党建引领、内涵育人、资源优配、提质增效、建强师资、完善治理等六个方面发力,各项教育事业取得了新成效。全区新建迁建义务教育学校7所,新增优质公办学位11000余个,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达标率在全市率先实现100%,9所义务段学校创成省现代化学校。
此外,我区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通过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省级创建,成为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取得全省市县职成教发展绩效评价A等,获评全省教育工作业绩考核优秀单位,优质均衡创建“奉化经验”入选教育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典型经验案例集。
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对“有学上”到“上好学”的高质量、多样化教育期待,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根本保证。
卡魅课程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