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十九载 蹚出和美共富路

——记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党支部书记陈伦

记者 糜倩雯 王层裕

通讯员 段凌云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有这样一位跨村任职的“第一书记”,以其19年的治村经验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兴村之路,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引领后进村庄实现跨越式发展,赢得广大村民的赞誉,他就是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党支部书记——陈伦。

“和美350工作法”

打造治理新典范

针对基层治理“谁来抓”“抓不实”等问题进行靶向突破,陈伦总结出一套“和美350工作法”,织密治理网格,建强人才队伍,实现党建“一子落”,治理“满盘活”。

为更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陈伦根据党员个性和特长,制定“一区三定”包干区域和党员责任岗,创新推出“5+6+10”党员联系群众工作法。陈伦深知,乡村治理的关键在于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因此要以党支部为纽带和桥梁,凝聚起各方力量。他积极发动热心村民、外来人口和青年学生,组建了一支100余人组成的“和美志愿者”团队,无偿参与村庄绿植养护、卫生打扫帮工等志愿服务工作。通过党建引领,不断号召动员各方力量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打造“志愿者文化”,成立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妇女“巾帼志愿服务队”和老年“初心志愿服务队”,层层压实责任,凝心聚力打造和谐、和乐、和睦的文明乡风。

农文旅融合

谱写共富新篇章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随着时代发展,陈伦看到了农文旅融合对于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他的精心规划和有力推动下,打造出党建广场、盛世宝鼎、“三牛”精神雕塑等红色旅游项目以及慈孝文化园、青青菜园等亲子旅游项目,开发出和美餐厅、和美人家民宿、“壹伴”咖啡厅等旅游产业。据统计,每年蒋家池头村可吸引游客30万人次。在陈伦的带领下,通过乡村农文旅融合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展示出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为更好地培育精品产业,陈伦坚持“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发展思路,通过精准施策、科学布局,突破思维定式,寻求多元化的产业转型。陈伦将目光投向了乡村旅游和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了金溪步道、湿地公园、乡野乐园等一系列旅游项目,成功将蒋家池头村打造成一个集花木产业、乡村旅游和田园综合体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农村,将蒋家池头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内涵巧妙地融为一体,以产业富村为蒋家池头村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陈伦成立了乡贤党建联盟,动员和组织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和发展。乡贤党建联盟成员单位不仅捐资修建修缮村内的宗庙等文化设施,还在环境综合整治、河道整修、道路休闲景观提升、美丽庭院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助推蒋家池头村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样板名片和城里人向往的诗画家园。

驻村更助村

开创振兴新局面

作为一名“跨村书记”,自2017年以来,除了担任蒋家池头村党支部书记以外,陈伦先后担任孔峙村、康亭村和金桥村的第一书记,以党建为引领,以民生为重点,以实干为基础,用丰富的治村经验助力任职村集体经济发展。

跨村任职以来,陈伦通过多方筹措,融资2000余万元,用于改善任职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项目,涵盖老年食堂跨村配送、文化礼堂、百姓公园、道路修整、河道修缮等多个方面,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条件大幅改善,生活幸福指数也随之提升。

驻村期间,陈伦深耕基层一线,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勤走访、办实事,深入了解矛盾根源,积极沟通协调,成功破解了松洋里地块土地征收矛盾等4个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疑难点,架起了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2024-09-20 ——记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党支部书记陈伦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75802.html 1 3 扎根基层十九载 蹚出和美共富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