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初心 笃定前行

——记松岙中心小学副校长周碧艳

通讯员 李贤君 金娟

她是一名爱岗敬业的乡村女教师,也是一名扎根基层的共产党员。2008年8月,周碧艳怀揣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教育事业的深沉热爱,走进了奉化最东边的乡镇——松岙,从此,开启了长达16年的乡村教育之“旅”。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周碧艳深知学生身处偏远乡村求学的不易。因此,过去的16个春秋里,她始终坚守着对教育的无限忠诚和对学生的一片赤忱,扎根乡村教学一线,从对教学工作生涩懵懂的新手教师到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再成长为颇具个人教学风格的学科骨干教师,一路披荆斩棘,无惧风吹雨打。16年来,她虽然没有作出轰轰烈烈的壮举,却逐渐成为松岙这片红色热土上最闪耀的那抹光。

周碧艳明白,要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自己就必须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理论功底,于是她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考试、面试,成功加入区名师“跨校带徒”团队、宁波市特级教师带徒团队、区“名优教师后备人才研修”班等多个优秀团队,她用心学习,努力从全方位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曾先后获得奉化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她所撰写的课题、论文多次在市、区获奖。

周碧艳坚持严爱相济,潜心育人,面对班上“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困生较多的现状,她总是利用课后时间与这些孩子进行“心灵谈话”,并带领科任老师开展家访,寻找和捕捉乡村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树立信心。在教学中,她发现部分孩子写作水平薄弱,且学习积极性不高,于是萌生了创编一份班级作文报的想法,一来是给优秀习作一个鼓励,二来是给其他同学一个学习的榜样,三来还能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潜能。最后,“语润文香”语文报横空出世,孩子的佳作频频“上报”,成功激发了孩子的习作兴趣,保护了他们的习作热情,习作水平也逐步提升。

周碧艳对待班上的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旦发现学生有“风吹草动”,就会关切地询问“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课间她会跟孩子们一起玩游戏,并时刻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有一次,班里感冒发烧的学生较多,经过学校上报上级部门研判后决定停课,当时这个班的班主任老师正好出差,她只是代理班主任协助工作,但她二话不说主动担责,挨个打电话通知家长在门卫室等人,她则一趟趟穿梭在教室与门卫室之间,将一个个孩子交到家长手中。有几名家长表示没时间来接,让孩子自己回家,可她实在放心不下,于是就陪着孩子走街串巷,亲自送他们到家。最远一段回家路足有6.4公里。

“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努力成为一道微光,是周碧艳前行的方向,尤其是面对学校规模逐年萎缩,赋能师生共生式发展是她今后努力的目标。她表示,今后一定更加努力进取,恪尽职守,用实际行动诠释自己对农村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并坚定地走在教育的道路上,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用爱与责任点亮乡村孩子的希望之光。

2024-09-12 ——记松岙中心小学副校长周碧艳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74563.html 1 3 守望初心 笃定前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