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晓萍 王林威
通讯员 夏宴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在溪口中心小学里,一段三代教育人同校为师薪火相传的佳话广为流传,现实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正在上演。
从教37年的老前辈胡国芬、正值中坚力量的胡春佩、朝气蓬勃的90后曹羽飞,她们这三代人曾为师生关系,多年后站在了一起,成就了一场三代同“堂”的缘分。
用心点燃学生梦想
1988年9月,胡国芬从奉化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胡春佩就读的小学任教。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语调、生动有趣的课堂……初到学校,胡国芬上的第一课就让胡春佩欢喜不已,“我们学校之前的老师大多数年龄偏大,普通话也不太标准,当年轻漂亮的胡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我真的沉浸其中。”胡春佩当时便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以后也要成为像胡国芬一样的老师。
“我以前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孩子,对老师也有点害怕,记得一年级的第一堂课,班主任胡春佩老师鼓励我站起来做自我介绍,还唱了一首歌,让新同学们都认识了我。”“胡春佩老师是语文老师,为了更好地教授课文,她总是制作一些精美的教具,让我们的课堂变得十分有趣。”……想到这些温暖的画面,曹羽飞对胡春佩充满了感激,正是她眼中这位温柔如水的班主任让她不再惧怕老师,甚至在心中萌发了想当老师的念头,直至圆梦走上讲台。
薪火相传共筑教育梦
“以前跟老师学知识,现在跟老师学教书育人。”胡春佩和曹羽飞先后当上老师后,仍然将自己当学生。
胡春佩于2000年毕业后成为老师,在村小教学两年后,进入了溪口中心小学。幸运的是,曾经教过她的胡国芬老师还成了她同个办公室的同事。初来乍到,只要有空,只要授课内容不重复,胡春佩就会在教室后面继续当学生,认真听她崇拜的胡国芬老师讲课。“胡老师在课堂上太有魅力了,跟学生的互动永远都恰到好处,节奏把握得行云流水。”胡春佩由衷地说。
而胡国芬当时在得知学生胡春佩成为自己的同事时,感到很惊喜,也很幸福。同时,她也一再嘱咐胡春佩,未来教书育人的道路会很辛苦,但要不怕苦、能吃苦,还要勇于创新、敢想敢做。
2016年,曹羽飞大学毕业后考入教育系统,被分配到母校溪口中心小学任教。“获知胡老师竟成了自己的同事,我当时既兴奋又紧张,立马拨通了胡老师的电话。”作为初出茅庐的新老师,曹羽飞有很多问题要向胡春佩老师请教。“一年级新生怎么带?”“和家长怎么沟通?”“如何备好一堂语文课?”……胡春佩耐心教导,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曹羽飞。
“羽飞小时候就特别乖,善于学习,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女孩。”胡春佩说,如今,两人已经成为同一个年级的任课老师,还在同一间办公室。更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在教学上,曹羽飞早已出师,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亦师亦友共成长
同事们笑称,胡国芬三人按辈分应该叫“师祖”“师傅”和“徒弟”。当记者问,和自己的老师共事是否有压力时,曹羽飞笑道:“没压力,师傅总是毫无保留地帮我们,是‘定海神针’。”而“师祖”胡国芬欣慰地说:“她们都已经超过我了,现在我还要向她们学习怎么跟学生打交道,我们是共同成长。”
在生活上,她们也亲如闺蜜。今年8月,曹羽飞右脚骨折,但9月开学后她仍坚持上班,胡春佩对学生的尽责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曹羽飞需要上下楼的时候,胡春佩只要没上课就会去搀扶,还坚持每天中午给她带饭,能帮的也都一手揽下来。
同样,胡春佩在遇到问题时,也会第一时间向胡国芬倾诉。二十四年的执教生涯,胡春佩特别感谢遇见胡国芬老师:“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有什么问题,胡老师都会和盘托出。”在她心中,无论是跟师傅胡国芬,还是徒弟曹羽飞,均是亦师亦友共成长。
今年教师节是胡国芬在学校的最后一个教师节,即将退休的她对讲台仍珍惜如初,同时她也舍不得“并肩作战”的同事,看着后辈们青出于蓝,她欣慰不已。她的学生们都相信,这位眼里有光的教育人,哪怕离开了一线,也会继续照亮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