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垃圾治理 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区住建局开展建筑垃圾全链条综合治理

聚焦“三个一” 完善制度机制

绘制“一张蓝图”。为着力解决建筑垃圾处置无序、消纳场所建设滞后、收集运输不规范等问题,区住建局牵头编制《宁波市奉化区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2024-2035)》,全面分析我区建筑垃圾处置现状,从政策、组织、技术、土地、资金等要素方面予以保障,绘就建筑垃圾规范治理蓝图,从顶层设计上确保我区建筑垃圾得到长期有效治理。

完善“一个制度”。针对建筑垃圾多头管理、交叉管理、存在监管盲区等问题,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工程渣土处置领域常态化监管机制的通知》等文件,明确部门职责,健全巡查、执法、监督机制,建立工程渣土常态化治理工作专班,完善建筑垃圾常态化管理制度。今年以来,积极开展建筑垃圾外运处置监管、建筑垃圾非法倾倒点位大排查大起底、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专项整治等行动,实现建筑垃圾出土工程项目、消纳场所电子转移联单覆盖率100%。

紧盯“一个目标”。为切实做好建筑垃圾治理,减轻消纳压力,区住建局紧盯“源头减量”目标,通过督促建设单位改进设计方案、优选桩基工艺、采用装配式建筑和全装修房等新型建造方式,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工程渣土、工程泥浆等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今年以来,全区新建民用建筑8个,均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新开工新型建筑工业化面积达75.6万平方米,城镇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比例达64.13%。

做好调剂平衡。今年以来,为确保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区住建局通过综合研判和土方平衡调剂,积极保障重点工程项目出土消纳。组织各国有平台公司申报出土计划、协调渣土消纳处置企业制定合理消纳计划,保障好S203省道奉化段公路工程(金娥至应家棚段)、规划S310省道奉化G228至S203段公路工程等省重点项目出土。组织召开渣土处置讨论会,协调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做好土方调剂,减少外运方量。

做好消纳扩容。充分挖掘处置潜力,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设施和消纳场所建设。7月初新投入运营的八面埼山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新增工程渣土消纳能力104万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区工程渣土消纳难题。

积极变废为宝。树牢“建筑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黄金”的理念,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设施和场所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11家,今年以来已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烧结砖约1109.54万块、陶粒约4.65万立方、混凝土砖块约824万块。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99.69%,资源化利用率达27.64%。

抓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今年以来,利用卫星遥感排查以建筑渣土、装修垃圾、生活垃圾为主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排查发现非正规垃圾堆放点135个。积极督促属地镇(街道)做好问题整改,目前已拆除生活垃圾收集池5个,其它乱堆放点位已整改完毕。

管好建筑垃圾运输“线”。建筑垃圾运输环节违法行为高发,是导致路面污染和扬尘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以来,区住建局严格做好建筑垃圾运输企业管理,开展渣土车车容车貌车况排查整治行动,发现存在问题车辆42辆,已全部督促整改完毕。同时,结合建筑垃圾道路运输处置核准核查评估工作,对所有核准到期车辆逐一检查,严防不合格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进入运输市场。针对渣土车超限超载的问题,开展工地源头检查和管控措施,发放责令整改通知书4份,督促出土工地做好渣土车管理,严禁超限超载车辆出场上路。

织密非法倾倒监管“网”。为做好建筑垃圾非法倾倒监管,区住建局积极打造“人防”与“技防”并举、管理部门与属地联动,卫星遥感、视频监控、基层网格员巡查等多维监管的建筑垃圾联防联控网络。开展建筑垃圾非法倾倒点位大排查大起底行动,累计排查发现建筑垃圾非法倾倒点位10个,已全部处置到位。

通讯员 詹崇豪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破解我区建筑垃圾“围城”难题,积极创建“无废城市”,建设美丽奉化,区住建局以建筑垃圾非法倾倒问题整治为牵引,从完善制度机制、强化监督管理、提升处置能力等方面发力,深入开展建筑垃圾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为建设美丽奉化贡献住建力量。

八面埼山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

检查建筑垃圾运输车辆

2024-08-29 聚焦“三个一” 完善制度机制 加强建筑垃圾治理 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72017.html 1 3 区住建局开展建筑垃圾全链条综合治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