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暖童心 乐享成长

区关工委“假日学校”丰富青少年多彩暑期

记者 康诗文

随着暑期渐入尾声,由区关工委牵头策划的暑期“假日学校”即将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欢笑与收获的假期里,区关工委携手社会各界,聚力打造学生开心、家长称心、社会放心的成长乐园,充分发挥“五老”优势,持续深耕“关工委+政府部门+N”工作模式,为我区青少年搭建起一座座成长的乐园,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实践的田野上耕耘、在文化的熏陶下成长。

从2009年起,我区“假日学校”已连续办学15年。据统计,今年全区各镇(街道)、村(社区)、企业等开办暑期“假日学校”54家(其中全日班8家),共有2600余名青少年、300余名志愿者、150余名“五老”参与,基本实现应办尽办。此外,区关工委还与团区委、区教育局联合开办暑托班441班,16728名中小学生参与,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市关工委网站、新星网、“中国火炬”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报道我区暑期“假日学校”开办情况,尚田街道关工委开展的“‘警护’候鸟 伴你成长”活动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新闻袋袋裤》栏目播出。

为进一步调动各方办好“假日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区关工委以“办学导向好、教学内容好、队伍建设好、服务保障好、工作成效好”的“五好”标准,选树首批“五好假日学校”以及“假日学校”志愿之星。锦屏街道长岭社区和岳林街道迎恩社区2家“假日学校”参评宁波市“五好假日学校”,尚田街道尚三村等14家“假日学校”获评奉化区“五好假日学校”,李则龙等21名志愿者参评宁波市“假日学校”志愿之星,龚金川等38名志愿者获评奉化区“假日学校”志愿之星。

寓教于乐 共筑多彩童年梦

暑期伊始,溪口镇关工委联合区文旅集团、宁波三味书店有限公司,结合“阅读越棒——我陪孩子读经典”工作,开办“快乐阅读营”。该阅读营坐落于剡溪河畔,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内设电影播放室1间、各类书籍展柜17个、学生阅读桌椅等设施35套,包含故事会、好书分享会等环节,融入了手工活动和科学实验,为学生们播放具有教育意义的精选电影。宁波佳尔灵气动机械有限公司为解决职工子女假期托管看护难题,连续7年举办职工子女暑假托管成长班。今年7月3日,新一期托管班开班,聘请2名在校大学生全程服务,详细规划教学计划、课程安排、课间管理等内容,还准备了篮球、羽毛球,各种棋类、手工类等课程。

7月中旬,由莼湖街道关工委牵头,在莼民社区、楼隘村、河泊所村和协诚教育中心4个点启动“家门口的青少年宫”暑期教育项目,开设多样化公益课程。自2023年起,区青少年宫、区科协定点莼湖街道开展一线教育帮扶,“太阳能车”、动手创意“马赛克杯垫”等一节节充满科技趣味的特色公益课程,让孩子的求知欲“一触即发”。同时,携手区总工会、区美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在楼隘区域工会为职工子女开设了以“群英绘共富,快乐‘暑’不尽”为主题的暑期课外手工课,帮助职工解决子女托管问题,让大家更加安心工作。

在西坞街道和尚田街道,一场场“科技风暴”正席卷而来。科技类暑期活动将最前沿的科技知识带到孩子们身边。纸飞机、滑翔机、太空车、机器人体验课等一系列高科技课程让孩子们目不暇接,他们亲手操作、亲身体验,在探索与实践中感受科技的魅力。位于尚田街道的浙江锐泰悬挂系统科技有限公司积极投身到助力青少年成长的行列中来,不仅为孩子们提供参观学习的机会,还开设了特色课程、工作坊,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现代企业的魅力,了解企业家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和严谨的态度。

在方桥街道,“假日学校”弥漫着浓厚的艺术气息。尚德社区、方贸社区的各类文艺与手工课程丰富多彩,内容涵盖书法、绘画、陶艺、剪纸、扇子制作等。孩子们用稚嫩的画笔描绘出五彩斑斓的梦想,用灵巧的双手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裘村镇的田野间,孩子们换上了适合农作的衣裳,亲身体验农耕的辛劳与乐趣。他们除草、施肥、浇水,感受大自然的馈赠;他们观察作物生长,了解农耕文化,对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学会了感恩与珍惜。萧王庙街道的“假日学校”也将阵地拓展到“田间地头”,将学校的内容延伸到大自然,积极开展水蜜桃研学、古法造纸等系列亲子活动,丰富青少年的假期生活。

江口街道三横社区汇聚了众多企业,该社区积极发挥社企联动模式,依托“假日学校”平台,调动辖区青年志愿者资源,开办“邻里益企”假日学校,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

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区关工委主动对接区文明办、团区委、区教育局、区妇联、区总工会等部门,共同打造一系列专业引领的品牌活动。

锦屏街道锦山社区依托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锦屏街道团工委、锦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青春锦鲤志愿服务协会,开办“锦鲤小儿郎社区公益课堂暨暑期假日学校”,课程涵盖文化学习、艺术启蒙、安全教育等多个领域,特别邀请区文化馆、区青少年宫专业教师以及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等,为孩子们带来专业指导,民盟奉化区总支部等社会力量的加入,让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乐趣。值得一提的是,“锦鲤小儿郎社区公益课堂”项目通过抽样调研网约车公司、快递站和外卖平台,发现这些行业从业人员的孩子存在假期无人监管、自我约束能力差、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为此,该项目以建立假期学习目标、制定假期学习计划、形成假期学习规划意识为着力点,解决假期托管问题,帮助孩子提高假期规划能力,发展自我教育意识,体现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怀与温暖。在该项目运行过程中,“青春锦鲤”志愿服务队通过链接多方资源,开展合作,以大学生志愿者对孩子开展课业辅导为主体,邀请各行业优秀青年开展趣味课堂,打造一个“游、学、研、玩”多种形式合一的“假期托管成长体验”课程体系。

岳林街道关工委力推“一社一品”品牌创建,鼓励各社区因地制宜,创特色、提亮点,挖掘志愿者、社会组织、共建单位等资源和力量参与共同办学,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实效的青少年活动。金钟社区创办的“金苹果”假日学校以“欢度缤纷夏日 ‘童’享十朵金花”为办班主题,开设了十朵金花特色品牌、儿童观察团、非遗等课程;民主社区有着良好的家风文化弘扬氛围,通过“我爱Family”家文化主题,开设了诵读和学习优秀家风家训故事、制作“家文化”主题心愿卡等课程;秀水社区“酷秀”假日学校因地制宜开设“文化秀”“科技秀”“文明秀”“主题秀”等“四秀”特色课程,内容涵盖作业辅导、文化交流、科普教育、文明宣导等,使“假日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护航成长的合力……

此外,大堰镇的生态品牌活动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中,培养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垃圾分类、酵素制作、厨余堆肥等看似简单的活动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环保理念,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环保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松岙镇的“红领松溪”红色舞台剧将红色文化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孩子们面前,通过扮演历史人物、演绎红色故事等方式,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尚田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打造困境儿童品牌项目,给予处于困境中的孩子更多关爱与帮助,通过心理辅导、学业辅导等方式,为孩子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陪伴,让他们在逆境中也能感受到温暖与希望。莼湖街道的“家风”主题教育让孩子们在传承中学会感恩与责任,亲子互动活动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为解决部分办学点师资缺乏等问题,区关工委主动联系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区委依法治区办、区总工会、区计生协会等单位和组织,结合宁波市关工委送教下乡活动,共同推出各类课程19堂54课时,通过“点单、接单、送单”模式,解决“假日学校”在师资、课程上的实际困难。同时,各地积极挖掘“五老”、志愿者、社会力量、共建单位等资源力量参与共同办学,假日活动有声有色、缤纷多彩。

在莼湖街道,00后留学生王译苓的返乡事迹激励了广大青少年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王译苓是一名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奉化姑娘,年龄不大却已是“资深”公益人。今年夏天,她回到家乡莼湖街道,成为“莼爱”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投身于公益的广阔天地中。课堂上,王译苓积极发挥所长,依托“家园共建”载体平台,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分享留学见闻和感受,并通过时下热门的奥运趣闻和莼湖“莼”系列展品活跃气氛,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带领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英语的魅力,汲取多元文化,点线面助力打造莼湖广阔多维文化空间。

溪口镇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作用,邀请非遗剪纸传承人江和凤在溪一村文化礼堂为20余名学生上了一堂非遗剪纸手工课,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此外,松岙镇“五老”李则龙、尚田街道“五老”姚雨恩、萧王庙街道“五老”汪安昌等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青少年心中的榜样,“五老”用自己的故事激励着孩子们勇敢追梦,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的真谛,更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

下一步,区关工委将进一步按照“一镇一创新,一校一特色”布局,引导各地结合实际,深挖资源禀赋,增强“假日学校”的影响力,擦亮特色“假日学校”品牌;整合各方力量,凝聚各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共建联建单位等多方合力,壮大办学力量,提升送课精准性,聚焦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课程;充分发挥广大“五老”的优势和作用,持续推进“五老”队伍建设,同时,发挥大学生志愿者、教师志愿者以及具备专业职能的各机构、各部门工作人员作用,与“五老”形成优势互补,保障“假日学校”有充裕的师资和管理力量,使“假日学校”真正成为青少年的快乐园、家长们的放心园。

2024-08-28 爱暖童心 乐享成长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71645.html 1 3 区关工委“假日学校”丰富青少年多彩暑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