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晓萍 王林威
通讯员 李春月
夏秋季节,是滨海休闲游的黄金期。眼下,浙江宁波湾省级旅游度假区海风柔和、风光旖旎,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享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时光。生态警长们在辖区内巡逻,守护着这片蓝色海域。
为进一步向海洋领域、基层一线延伸生态环境联勤执法触角、拓宽执法覆盖区域,2023年,区公安分局对标“生态警务+”“+生态警务”理念,探索打造“山海共治”生态警务联勤体系,努力拓展生态价值转化路径。今年2月,宁波湾海洋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揭牌,标志着力量整合、资源聚合、机制耦合的海洋生态警务运行模式初步形成,意味着我区向支撑绿色经济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协作共管
深化跨部门执法联动
宁波湾海洋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以“1+3+5”的框架体系开展工作,通过“预警预测”“防范共治”“侦查打击”三个模块实现联勤指挥信息共享、联动巡防安全共管、联助执法办案共商、联护生态环境共治、联控边界卡口共查的“五联五共”警务协作机制。同时,实行“二队三所四部”进驻模式,在区公安分局环境犯罪侦查大队、巡特警大队,莼湖、裘村、松岙三地派出所等公安力量常态入驻的基础上,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和规划、区检察院四部门轮值驻守,辐射海洋、海塘、滩涂、湖泊、河道、林区、矿区、路段八大重点区域。
在采访中,生态警长张建华向记者展示了宁波湾海洋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群,该群由区公安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等各个部门的多名工作人员组成。“遇到紧急事情,我们就在工作群联系会商。”张建华说。
宁波湾海洋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实行常态化入驻以来,共开展联勤联动11次,破获非法捕捞案件8起、非法采矿案件4起,侦查破获省标案件2起。
生态双警
筑牢生态保护法治屏障
在东海伏季休渔期,宁波湾海洋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在常规巡查的基础上,主动开展各类涉海宣防工作。“除了生态警长巡查外,我们还借用了地方志愿团队的力量,组成了生态义警队伍,与生态警长合称‘生态双警’。”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工作站还成立了“两队一卫士”,包含海岸线专职巡查队、巡特警轻装PTU,以及“山海卫士”志愿服务队,按照“2+N”建设模式,整合全区87名生态警长,发动群防群治力量675人次,在前端拉紧风险“感知网”,中端联通矛盾“解纷网”,末端广铺法治“服务网”,增强守护合力。
技术赋能
夯实涉海要素管控阵地
“浙里甬惠渔”“智慧渔政”“生态警务联勤系统”……宁波湾海洋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建立联勤指挥系统,整合六大海上平台资源,共享视频、通讯、基础等7类信息,并配套值班值守及应急响应制度,健全生态数智赋能体系,破解了离岸监管难、走私查控难、海域治理难三个难点。
“我们依托渔船配备的卫星通信设备,实时掌握船只位置及舱内画面,及时预警渔船偏离航道、违规驾驶等危险情形,实现对在册813艘渔船、5435名渔民的全覆盖监管保护。”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称。
生态警长上船宣讲捕捞作业相关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