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养老”成为“享老”

不夜行

拉家常、量血压、修建厕所、申请残疾车……近来,松岙镇推出的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项目深受欢迎。该服务项目立足老年人生活实际,通过建立“一人一档”,制定需求清单,让家门口“享老”成为现实,也为全区探索新时代养老服务模式提供了实践样本。

传统意义上的养老,常常局限于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存需求,确保他们衣食无忧、居有定所。进入新时代,养老的内涵正逐渐向享老延伸,这意味着老年人在保障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向往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和自我实现。让“养老”成为“享老”,核心在于聚焦老年人的真实需求,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质量,让老年人老有所养。在保障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的同时,需关注适老化改造。这不仅要求考虑到养老设施,如增设无障碍通道、安全扶手等,还需积极引入养老科技,如智能穿戴设备监测健康、智能家居便利生活。通过设施与科技的双重赋能,为老年人打造安全、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安。

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年人的生活不应只有柴米油盐,还应有“诗和远方”。目前,老龄文化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老龄文化市场尚不成熟,应围绕老年人的需求丰富服务选择,推出康养旅游、老年人体育健身等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实现“精神享老”。

满足价值层面的追求,让老年人老有所为。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老年人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专业技能,可通过搭建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平台、提供职业培训和再就业机会等方式,让老年人通过“调解员”“志愿者”“教师”等角色,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发光发热。同时,作为子女,应给予老年人在家庭中应有的尊重和认可,肯定他们为家庭和谐稳定作出的贡献。

从“养老”到“享老”,这不仅仅是一个词汇的变化,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多措并举,共同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有尊严的生活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够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2024-08-23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70567.html 1 3 让“养老”成为“享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