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青课堂”暑托班:

为孩子们打造多彩暑期生活

以学促行 内外兼修 铺就全面成长“快车道”

通讯员 戴晨筠 裴凯

为缓解家长暑期看护难、引导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今年暑期,团区委联合区教育局积极创造条件、挖掘优质资源,稳妥有序开展2024年奉化区“亲青课堂”暑托班工作,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的开展,在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的同时,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今年暑期开始至今,“亲青课堂”共开设150个班次,覆盖学生5500余人次。

开设思政课堂,突出思想引领,聚焦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打造少年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亲青课堂”开办期间,对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参与暑托工作,通过精心设计的有趣又充满互动性的小实验、小手工,将屠呦呦、贝时璋、路甬祥、童第周等甬籍科学家的感人故事和卓越贡献呈现在大家面前,为暑托班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科学家精神宣讲盛宴。

开展片羽宣讲,根据时事热点和基层社会的具体情况,联合科协、疾控、公安、司法等部门,推出天文知识、海洋知识、消防知识、民法典知识、青年犯罪预防、学生常见传染病预防、心理健康、交通安全、人身安全防卫、反诈宣传等17节特色课程,由各个学校“点单”,将丰富多彩的课程送到各个暑托班办班点,满足暑托班对于基层青少年群体开展此类教育科普的需求。

深化课外研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托班校外研学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在研学活动中,孩子们参观了奉化博物馆、区非遗馆,通过展品、文字、图片展示深入了解奉化历史文化,认识奉化先民生活器具,并现场体验陶器制作,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劳逸结合、寓教于乐。与正式的授课教师不同,大学生志愿者倾向于将其专业知识和社交体验相结合,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暑托班课程。他们结合自身专业给孩子们带来了漆扇制作手工课、书法练习课、趣味数独课、传统礼仪课等。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各种手工艺技能,更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打破壁垒、引发共鸣。在社会志愿者主导的暑托班课程上,由于年代、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授课者和授课对象很难进行真正有效的沟通。大学生志愿者则更容易与以青少年为主体的授课对象产生共鸣,在授课过程中实现专业知识的传播共享和心灵上的交流沟通,促进暑托班孩子们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发展。“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公益支教活动,不仅解决了孩子们暑期照看的问题,还为孩子们的学习成长提供了宝贵的支持与帮助。”一位家长对大学生志愿者表示高度的认可与感谢。

针对双职工家庭、医院职工家庭等特殊群体,团区委在区中医医院开设第二期特色“医二代”暑托班,医院职工子女可以直接跟随父母“上下班”,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近距离学习了解父母的工作岗位和职责。该举措有效解决了医护子女的个性化暑假托管需求,“家长放心忙、孩子开心学”的暑托方式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此外,为了提供更好的学习、休息环境,区中医医院专门建立医护工作者子女关爱制度,对暑期班的软、硬件多次升级,并引入青春锦鲤志愿服务队,创新项目化管理模式,在稳妥运行暑托班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多方协作推出特色中医药课程,让孩子们深度感受中医文化,探寻中医智慧。在结业仪式上,小朋友代表还送上了用红花、炒白芍、通草、白茅根、赤小豆等中药材制作的两幅中药画。

为全面了解“亲青课堂”暑托班的基本保障设施、特殊情况预案和各项准备工作,暑假期间,团区委书记张钦皓带队多次前往暑托班办班点开展检查指导工作,与办班点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暑托班的开设时间、班次、人数等,询问师资、志愿者、安全保障、餐饮卫生、防暑、防台风等情况,并与学生同上趣味课程,实地感受学生上课氛围,询问学生对暑托班的满意度和接受度。“‘亲青课堂’暑托班是我们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坚持不易,但我们会一直办下去,让每个暑期都不再单调,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一抹绚丽的色彩。”张钦皓表示。

下步,团区委将继续做深做实各项工作,加强校内校外各办班点之间的沟通交流,联合各部门资源优势,使“亲青课堂”暑期托管服务有序、有效开展,让家长们更放心,让孩子们更开心。

漆扇扇面作画

参观博物馆

中药材作画

开展心理健康课

大学生志愿者和“亲青课堂”学生合影

2024-08-22 以学促行 内外兼修 铺就全面成长“快车道” “亲青课堂”暑托班: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70556.html 1 3 为孩子们打造多彩暑期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