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糜倩雯 王层裕 通讯员 周力)2024年7月,巴黎奥运会盛大开幕,全球体育迷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与发展。8月9日,央视体育频道播出的《巴黎会客厅》栏目从宁波与奥运的历史渊源引出奉化籍王正廷先生,因其对中国奥林匹克事业的深远贡献享有“中国奥林匹克先驱”的盛誉。当下,中国奥运事业正蓬勃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禁回望历史,追溯王正廷先生为中国奥运事业奠基铺路的非凡历程。
王正廷,原名正庭,字儒堂,1882年出生于浙江省奉化县金溪乡税务场村(今属西坞街道)。1896年,王正廷考取了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后改名为北洋大学),后留学日本,继而赴美深造,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王正廷在中国积极推广体育事业,1912年,他与国际友人共同发起成立了远东体育协会,并于次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原名“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被后人视为“亚运会”的前身,标志着中国体育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1920年,王正廷参与发起的远东运动会和远东体协被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与国际奥委会发生关系的区域性国际体育组织。1922年,经“现代奥运之父”、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顾拜旦提名,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二十届年会上,王正廷被推举为中国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后为终身委员),国际奥委会同时承认“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为其成员组织,并由王正廷担任主席兼会长,从此,中国便与国际奥委会正式建立起关系。
1932年,当中国运动员刘长春准备参加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时,王正廷利用自己的声誉和关系多方筹措,为刘长春办妥参赛手续,并在上海码头为他举行授旗典礼。中国运动员正式踏入奥运会赛场,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奥运事业的进程。此后,王正廷还担任了第十一届(1936年)、第十四届(1948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领队。
为了纪念王正廷先生对中国体育事业的贡献,西坞街道不断深入挖掘和弘扬王正廷先生的体育精神,着力将西坞街道建设成为“全国体育之乡”。近年来,税务场村里树立起了一座巨大的火炬雕塑,还建有一条被村民称为“正廷路”的村道,通向王正廷的故居“爱光庐”。
在税务场村,村民也把对先人的敬仰之情转化为对体育事业的热爱与关注,自发组建多支运动队伍,举办多场体育竞技活动,一展体育之乡的运动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