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成长 启航梦想

团区委“开门见团”全方位助力初创青年

记者 康诗文

通讯员 江林蔓

今年以来,团区委紧跟青年创业步伐,以创新性的“开门见团”服务机制,为初创青年提供“从0到1”的全流程陪伴与支持,努力实现从项目孵化、技能培训、资源对接到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覆盖,开辟一条共青团组织助力青年创业的新路径。

直面创业难题

深入精准施策

青年创业之路往往充满挑战,在创业“入门期”,资金短缺、社会资源匮乏、知识能力不足等问题尤为突出。针对这些难题,团区委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我区初创青年的声音,明确服务方向。数据分析显示,近七成青年创业者的启动资金低于10万元,且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批发零售等资金和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行业。

为此,团区委第一时间汇编了我区各部门近3年来出台的15项重点支持青年创业创新的政策文件,并面向全区初创青年发布,政策覆盖乡村振兴、文化产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同时,团区委联合奉化农商银行推出“益起”系列初创青年金融支持方案,设立青创基金,提供5万元“0息”基金和信用单户最高30万元、抵押单户最高300万元低息创业贷款,有效缓解初创青年的资金压力。

此外,团区委还发挥青年工作联席会议作用,联合区委人才办、区人力社保局等部门出台多项支持政策,如《宁波市奉化区青年人才驿站培育运行管理暂行办法》,为来奉创业青年提供最长7天的免费住宿和社会融入服务。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出台《宁波市奉化区青创农场创建实施办法》,为青创农场创建提供最高3万元补贴。

构建青创平台

优化创业生态

为解决青年初创者面临的场地阵地缺乏、行业情况不明等问题,团区委从创业阵地、创业社群、青创模式三方面着手,构建多元化的青创平台。

团区委依托团属阵地,创新打造“一个中心、两翼发展”的青年创业伙伴线下服务站网络,覆盖全区多个镇(街道),创新打造岳林街道“海上鲜大厦”青年创业伙伴服务总站,方桥街道“青年博士大厦”1个枢纽站,溪口镇、西坞街道、尚田街道、萧王庙街道、江口街道5个功能站,提供低场租办公、创业孵化、文化展示等“一站式”服务;推出“奉”进青年卡及“奉化青年”小程序,通过“创业夜谈”等社群活动,构建青年创业者的社会资源生态圈,实现积分兑换就业创业、健康生活等多种福利。

此外,团区委还启动了“青竿小馆焕活计划”,为餐饮、艺术、文娱等生活服务类初创青年打造个性化标签,广泛排摸青年集聚度高的服务业沿街店铺,打造“青竿小馆”团属IP,嵌入小程序中,形成“特种兵打卡地图”。“青竿小馆”为青年卡持有者提供独有优惠,青年凭积分兑换福利,反哺小馆,形成良性互动和循环,提升“青竿小馆”社会影响力。目前,已覆盖电影院、咖啡馆、培训机构等30余个与青年生产生活相关的商铺和品牌。

强化知识服务

提升创业能力

调研中,团区委发现,初创者对创业税收优惠、行政审批流程简化等相关知识有着迫切需求。针对青年初创知识不足问题,团区委重点从“伙伴网”“导师网”“项目网”三方面着手破题。

团区委组建了7支由各镇(街道)团干部牵头,包含金融、法律等行业专家的青年创业伙伴团队,主动对接新注册的青年法人代表,提供政策宣传、政企对接等“一站式”服务;打造青创导师资源库,形成科创、农创、乡创、制造四大导师团,邀请38位优秀青年企业家担任导师。目前,已通过10余场“青创大讲堂”、“双创”大咖面对面等活动,为290余位青年创业者提供专业指导。

团区委还举办了“青创同行”初创训练营,开设电商直播、渠道拓展、营销策划等专业课程,160余位行业青年参与学习;举办“创业青年圆桌派”等交流活动7期,超150位青年参加交流,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全要素的“软件”支持体系。

团区委的“开门见团”服务机制,不仅为初创青年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支持,更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未来,我区将继续深化这一机制,为更多青年创业者插上腾飞的翅膀,助力他们在创业道路上越走越远。

2024-08-14 加速成长 启航梦想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69239.html 1 3 团区委“开门见团”全方位助力初创青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