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共富蓝图 看蓝海渔嫂“乘风破浪”

联动各方力量 强化服务保障

充分发挥党建统领、各方聚力的强大效能,街道妇联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带动下,坚持上下协同、全域联动,向上积极争取区妇联、区总工会、区司法局等部门支持,横向充分整合街道各部门和企业、社会团体资源,向下广泛调动村社巾帼力量和阵地资源,建立健全“融阵地、融队伍、融机制、融资源、融项目”五融工作机制,把政府和社会资源整合起来,强合作、补短板、促联动、优服务,持续提升渔嫂服务队开展各项工作的保障能力,逐步实现“蓝海渔嫂”从妇联一家独唱到各方多元合作、合力共建的良好局面。

街道妇联以共富工坊主理人、来料加工经纪人、种养殖大户、新领域从业人员为主要对象,深入挖掘培育渔嫂共富“领头雁”,通过开展经营管理、电商直播、智慧农业以及各类劳动新技能方面的教育培训,进一步增强渔嫂致富技能和带富本领,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输送巾帼人才。自2021年6月以来,累计培育来料加工女经纪人16人、共富工坊巾帼主理人和创业女能手28人,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680人。其间,由创业女能手林远梅参与负责的“莼菇共富方舱”项目,通过联动10个村开展红托竹荪产业共建,直接帮助每个村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超10万元。

同时,结合渔嫂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特点,街道妇联大力组建巾帼宣讲队、女子腰鼓队、舞蹈队等团队27支,积极参与开渔节、乡村音乐节等文化节庆活动,共同助力乡村游发展。其中,缪家村“筝情”巾帼志愿服务队以推广“曹氏风筝”非遗文化为主要服务内容,大力宣传风筝特色文化及技艺传承,自觉承担起缪家村农文旅一体开发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另外,一批富有爱心的致富女能手还自发组建“渔嫂助销帮帮团”,通过结对帮助困难家庭、困境妇女、年老多病群众销售海产品,切实解决困难群众产品销售难问题。

蓝海是我家,渔嫂为大家。莼湖街道妇联将始终以“凝聚渔嫂力量,服务家乡发展”为目标,不断壮大渔嫂队伍,积极拓宽服务内容,持续做大做强“蓝海渔嫂”工作品牌,为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不断激发社会治理“乘数效应”贡献巾帼大爱和力量。

为充分发挥“蓝海渔嫂”志愿服务队在服务群众需求、参与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街道妇联从深化巾帼志愿服务行动为切入点,通过妇联执委领办项目、开展巾帼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实施公益项目等方式推动工作扩面提质。2021年6月至今,已开展“青青菜园”建设、困难家庭结对、老年食堂服务、家庭矛盾排查化解等妇联执委领办项目15个;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一起打扫”巾帼美家园行动、平安家庭创建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163场次;推动实施守护蓝色海岸线、渔嫂互助会、“渔嫂来说亲”公益红娘等公益项目8个;去年服务群众5500余人次,结对独居困难老人和困境儿童110名,参与化解矛盾纠纷162件次,成功牵线单身男女青年200余对。

今年5月,由街道妇联选送的《“3家”乐园——蓝海渔嫂赋能渔民家庭志愿服务项目》在奉化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获得铜奖。在“蓝海渔嫂”志愿服务队的带动下,广大妇女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文明创建的积极性持续高涨,合力构建互助有爱、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强化各村、社区妇联组织建设,以妇联执委、巾帼志愿服务队、女性社会组织为核心力量,联动巾帼文明岗、创业女能手、巾帼宣讲员等各类妇女干部和女性人才,组建“蓝海渔嫂”志愿服务队,共建立了红色宣讲队、便民服务队、助老帮困队、家园洁美队、文明劝导队、安全护卫队、禁毒反诈队、文体指导队、共富共赢队、公益红娘队等10个大队,下设20个中队、98个小队,吸纳队员1682人,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同时,大力培育发展女性社会组织,以工作项目化建设为抓手,积极带领渔嫂队伍规范化、专业化成长。先后孵化培育了“兰馨阿姐”莼湖公益枢纽站、吴优君妇联执委工作室、“铁姑娘”志愿服务队等多个女性社会组织,进一步拓展“蓝海渔嫂”服务平台。

通讯员 石敏燕 吴攀

近年来,莼湖街道妇联立足山海资源,充分发挥渔村妇女勤劳勇敢、热情善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大力开展“蓝海渔嫂”工作品牌创建,团结凝聚广大渔村妇女在服务基层群众、共建美丽家园中担当作为、积极奉献,共同奏响共富共美基层治理新乐章。

2024-07-09 联动各方力量 强化服务保障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62576.html 1 3 绘共富蓝图 看蓝海渔嫂“乘风破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