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琼 王林威)昨天下午,专利产业化赋能中小企业论坛暨关键零部件(气动)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成立大会在浙江创新中心凤麓中心举行,来自相关行业的50余位企业代表、专家共聚一堂,探讨如何让科技“专利纸”变成企业“发展金”,助力企业茁壮成长。
据了解,关键零部件(气动)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依托国家关键零部件领域创新成果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由星宇电子(宁波)有限公司、宁波佳尔灵气动机械有限公司、国家气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单位发起,中创子云(宁波)成果产业化服务有限公司、市液压气动密封件行业协会共同筹备成立,目前有成员单位57家。
成立仪式上,联盟发起单位代表及市、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共同为宁波市关键零部件(气动)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揭牌。现场,活动主办单位中创子云发布“产业报告”“资源数据库”创新成果;国家气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宁波奉化摩米创新工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代表分别发布关键零部件(气动)产业成果;宁波工程学院和宁波瑞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举行技术成果交易签约。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我们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和高校签约合作,我们可以利用高校的优势资源、学术沉淀,助力企业在技术上取得更大的突破。”瑞丰汽车企业代表朱春良告诉记者。
签约仪式结束后,四川省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姜华、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专家丁佳文、永创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执行合伙人胡小永分别作主题交流发言。专家们从自身专业领域出发,为现场企业代表带来了一堂堂深入浅出的课程,让大家对知识产权有了新的理解和想法。
“专利如同水一样,只有流动才能产生相应的价值,企业专利如果只局限于企业内部,所产生的价值就会相对较小。我们希望通过联盟的形式,将知识产权和专利面向更多的企业进行推广和使用,特别是唤醒一些在高校、研究院中‘沉睡的专利’,让它们也能流动起来,使用起来。”中创子云常务副总经理邵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