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莉敏
近年来,区教育局着力提升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吻合度,持续优化资源布局,不断提升办学条件,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批高水平中职专业、实训基地、教学团队,有效深化了产教融合进程。
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思政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三全育人”全过程。积极打造“红帮”“龙舞”等职校特色德育品牌,实现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深入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优秀职校生生涯分享”等活动,引进产业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充分发挥优秀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逐步强化职校生进企实习德育工作,借助企业文化熏陶、师傅职业道德传授,共同培育新时代工匠。
畅通成才路径,实现多元发展。构建“升学”“就业”成才双通道,让职校生拥有多元选择。2023年高职高考,全区共有25名学生被本科院校录取,812名学生升入高一级院校,升学率为58.4%,大部分学生成为职业教育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受益者。2023年,全区直接就业人数超过550人,总体就业率达95%以上(含升入高一级院校人数),对口就业率在80%以上,初次就业月薪超3500元。职教中心、工贸旅游学校实行学历、职业资格“双证书”制度,将两者紧密对接,引导学生在完成基础学业的同时积极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鼓励学生不断提升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等第。目前,两校毕业生初级证书获得率达99%,中、高级证书获得率达87%。
搭梯分阶成长,凝聚团队智慧。大力推进区“一二三奠基工程”、校“蓝青工程”和教学团队建设,成立汽修、工艺美术、服装、机械等校企“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实行“双导师”制,为职校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借力阶梯,着力培育教学能力强、课程开发强、技能竞赛强、教改创新强的“四强”“双师型”教师。2023年,我区职校教师在市级及以上各类业务竞赛中获奖36人次,全区172名专业教师全员下企业。截至目前,我区职业教育已有省正高级教师1名、省技术能手1名、市专业首席教师2名、市名师1人、市首席工人1名、市优秀双师型教师4名、市骨干校长1名、市学科骨干1名、市名班主任1名、区名优教师17名、区骨干班主任6名。
协同产业发展,精进服务能力。构建完善“校政企行·多维驱动”机制,创新采用“校园+田园”“校园+工业园”“校园+社区”等“校园+N”职业培训模式,育训并举,服务地方产业优化升级。近年来,职校每年为服装、电子电工、汽修、机械等各类企业培训产业工人1万余人次,涉及服装制作工、制图员、叉车、数车、数铣、餐厅服务员等专业岗位。发挥电商、美术、服装、旅游、数媒等职校专业优势,先后与裘村、方桥、大堰、江口、尚田、溪口等地成校建立职成协同合作关系,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
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技能赛
区职业教育活动月启动仪式
汽车维修技能赛
“红帮杯”校园足球赛
中西面点实操课程
企业专家实训教学
旅游专业课堂
电商直播技能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