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伟鑫
对于在奉化启航阳光家园生活的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被阳光洒满的“温暖港湾”。自2016年成立以来,62名精神残疾、智力障碍的孩子在启航阳光家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守护下成长,找到了属于他们的爱和希望。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锦屏街道锦山公园旁的启航阳光家园,亲身感受了这里孩子们的纯真笑容和工作人员的无私付出。
启航阳光家园的创办,源于两位特殊儿童的母亲——汪秀娟和王霞的坚定信念。她们深知,这些孩子因为患有脑瘫、自闭症及智力障碍等疾病,残障程度较重,由于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往往被公办学校拒之门外,其家庭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类似家庭的孩子有一个去处,她们毅然决定共同撑起这个“爱心庇护所”。2016年7月,启航阳光家园在体育场路的一幢民房里成立。作为一家集托养、康复等功能于一体的民办非营利性机构,启航阳光家园的主要服务对象为精神残疾和智力障碍的残疾人员,为他们提供日间照料、技能培训、康复护理等服务,努力让他们在家园中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启航阳光家园的条件虽然算不上很好,却也成为了许多特殊儿童家庭的希望。目前,启航阳光家园是我区唯一一家为精神残疾、智力障碍儿童提供托养服务的机构,现有管护人员16人,其中持有教师资格证书1人,其他资格证书6人。2016年,启航阳光家园被评定为奉化区级阳光家园;2018年,被评定为宁波市级阳光家园;2020年,被评定为浙江省三星级残疾人之家、3A级社会组织。
启航阳光家园成立8年来,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到如今逐步稳定,充满了艰辛与不易。因为消防安全等原因,启航阳光家园辗转更换了3处办园场地。现在租用的园区面积约3300平方米,拥有60张托养床位,公共视频、安全防护设施一应俱全,日常实行全省统一数字化管理模式,管理越来越规范。然而,宽敞、完善的环境,导致办园压力不断增加。幸运的是,启航阳光家园从不孤单,区残联、锦屏街道等政府部门持续扶持,加之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让家园得以克服困难、稳步前行。
在探访过程中,记者深深感受到了启航阳光家园工作人员的耐心与专业。他们不仅为孩子们提供日常生活上的照料,还在康复训练和心理疏导上给予孩子极大的关注。在启航阳光家园,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令人感动的是,孩子们虽然身有残疾,但他们的心灵却如同水晶般纯净。他们用简单的语言和手势表达着对家园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的笑容,是对所有付出者的最好回报。
随着托养儿童逐渐长大成年,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减轻其家庭负担,成为启航阳光家园面临的新问题。为此,家园联合我区福利企业,在园区设立了工疗车间,为残疾青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康复与职业培训平台。这个车间为青年们提供简单的手工制作、产品加工,不仅能够帮助他们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提升职业技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将康复融入日常工作之中。残疾人在参与车间工作的同时,也在进行康复训练,这种“以工养残,以工代疗”的模式有助于残疾人在实践中恢复和提升身体功能,并获得一定收入,减轻家庭负担。
据了解,为支持启航阳光家园办园,区残联根据相关政策给予一定支持,除了机构运作经费补助外,还有辅助性就业补助和机构保险等方面的支持。此外,残疾人个人有个人康复补助、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等,能够减轻启航阳光家园和残疾人家庭的负担。
如今,无论在平日里还是在节假日期间,总有不少爱心人士拿着各种物资帮助启航阳光家园。负责人汪秀娟表示,启航阳光家园有了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会一直坚持下去,为这些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康复训练。她坚信,只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就一定能为这些特殊孩子撑起一片更加温暖的天空。
奉化启航阳光家园不仅为特殊儿童打造了一个“温暖港湾”,更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坚强后盾。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与支持,助力启航阳光家园稳步发展,也为更多特殊儿童带来希望。这些支持,不仅是对家园工作的肯定,更是对特殊儿童群体的深切关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启航阳光家园将继续守护特殊儿童,为他们撑起一片温暖的阳光蓝天,帮助他们继续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