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璐 单晓峰 通讯员 张雨薇)“近期多雨水天气,要加强巡逻,密切关注水雨情并详细上报巡查记录,确保汛期万无一失。”6月12日下午2时,区水利局建安科副科长王菁青正在检查大堰镇后畈村的中保庙山塘。进入汛期后,区水利部门第一时间响应,开展闭环式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水利工程安全、监测预报预警运行、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应急处置保障能力、易涝点备汛等进行全面检查。
据统计,目前全区88座小型水库、253座注册山塘、11条海塘、43座水闸、9座闸站、30座农村小水电站、30段堤防“三个责任人”已全部落实到位,登记在册的7个镇(街道)61处小流域山洪重点防范村灾害责任人、预警员明确到人。为做好泄洪防御工作,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区水利局依托山洪小流域能力提升项目,强化基层防御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185个水雨情遥测站点和15个声光电就地预警站点。此外,今年主汛期前还将新增38套声光电设备,完成全区小流域山洪重要村落声光电就地预警全覆盖。
“声光电预警终端设备一般安装在穿村河道附近,由雷达水位器、声光警报器、喇叭、太阳能充电板四部分组成。河道水位数据一旦达到预先设置阈值后,便立即触发报警器报警,提醒周边村民尽快采取避险措施。”该局防御科负责人梁力介绍道,配备山洪灾害声光电预警监测系统后,汛情到达预设值的话,能争取更多转移撤离“黄金时间”,确保村民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