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与“气质”并存 “热度”与“品质”兼具

溪口-滕头旅游景区绽放新芳华

记者 赵雪雁

穿过武岭门,漫步一条长街,回望一个时代;于千丈岩仰望,登妙高台远眺,锦绣山河的壮丽长卷在眼前展开;在“全球生态500佳”滕头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田园牧歌正奏响……在长三角旅游版图中,溪口-滕头旅游景区融民国风情、弥勒文化、山水风光、生态文明于一体,是华东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近年来,景区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等优势,持续增强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实现了从单一向复合的华丽转身——新兴旅游业态落地生根,五大项目活力赋能,朝圣胜地弥勒圣坛、赛博朋克应梦里、亲子乐园杜鹃谷、穿越之旅《梦在武岭》、户外天地徐凫岩等串珠成链,集观光、休闲、体验、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呼之欲出”。

供给活景

老牌景区“年轻化”

伴随文旅4.0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沉浸式文旅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偏于“静态”的老牌景区如何风格转换,丰富游客体验,抓住“Z世代”的眼球?这是摆在景区面前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夜幕降临,应梦里景区灯火璀璨、光影变幻。步入街区,古典的建筑风格、巷口的黄包车、有年代感的店铺招牌等浓厚的历史韵味扑面而来,随着各色霓虹灯亮起,国潮元素与赛博朋克发生碰撞,大型户外演出秀《未来已来》开启“时空之门”,主题街头秀与游客在五彩斑斓的夜间相遇……自2022年开业迎客以来,应梦里以沉浸式演艺体验,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穿越”之旅,以夜游经济为“流量入口”,构建起溪口-滕头旅游景区新业态。

无独有偶,坐落于蒋氏故居游客中心的《梦在武岭》项目同样以体验感、科技感吸引年轻游客前往打卡。项目运用全息影像、数字复原和三维建模等技术手段,带领游客“穿越”峥嵘岁月,在虚实结合的体验中领略景区魅力。近年来,景区还推出弥勒圣坛、杜鹃谷森林公园、滕头德宝乐园等新景点,增加文化游、亲子游、研学游等产品供给,建成徐凫岩房车度假露营地,配套玻璃栈道、飞拉达、森林魔网等多种户外体验项目,持续“种草”年轻游客群体,打开年轻化、时尚化客源市场。

从“看景”到“入景”,从“走马观花”到“身临其境”,景区通过文化、科技、旅游相融合的发展模式,持续上新沉浸式、体验性旅游项目,实现了从“卖风景”到“卖体验”的转变。

文化润景

文旅深融余韵长

漫步在蒋氏故居景区,青石板、小青瓦、坡屋顶、白瓦脊勾勒出中西结合的江南韵致。行过武岭门,拐进武岭中学旧址,遮天浓荫下、古朴建筑旁,身着旗袍、装扮精致的游客正在拍照打卡,体验一场“穿越之旅”“文化之旅”。

如何激活溪口三里长街独具民国风情与历史底蕴的“背景板”?通过文化重构景区与游客之间的“融点”,是景区引进的新业态——武岭香黛宫馆红帮裁缝时尚产业园正在探索的方向。今年4月,产业园主理人龚航宇率领艺术代表团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上演了一场独具“中国风”的传统文化盛宴,将红帮IP带到了大洋彼岸,而在三里长街,红帮IP被提炼成一个个具体可感的旅游新场景,在产业园一一落地成影相馆、文创馆、高定馆、咖啡厅、剧院等场景,游客可以化妆、拍照、定制服装、品时尚下午茶、观看剧场节目等,还可以定格成一张好看的照片、一条种草的朋友圈。

每逢传统佳节,文艺展演、街头秀、大巡游、越剧折子戏、非遗市集等活动让游客“一站式”观习俗、听大戏、赶大集。溪口-滕头旅游景区不断挖掘民国文化、弥勒文化、山水文化等核心内涵,通过强化对民俗、文化、非遗等各类资源的整合,为景区“上大分”。此外,武山庙开设文创民俗演绎展示店,开发雪糕、首饰挂件、特色农产品及衍生品等“梦应武岭”系列文创产品,打好创新牌,拓展“融”模式,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做好“旅游+”“+旅游”文章。

运营强景

服务升级畅心游

从下隐潭出发,小火车直抵千丈岩瀑布底,仰观“浙东第一瀑”,再乘坐观光索道,扶摇直上妙高台景点……这是众多游客在雪窦山的游玩路线,为他们带来了心旷神怡的空中美景。今年夏季,雪窦山小火车、索道在经过“短暂告别”后即将再次回归,为游客带来更高效、更安全、更舒适的观景体验。

下转第4版①

2024-06-07 “颜值”与“气质”并存 “热度”与“品质”兼具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57211.html 1 3 溪口-滕头旅游景区绽放新芳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