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办民办同步招生政策,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全区随迁人员子女入学门槛全市最低,义务段学生公办学校(学位)就读比例达到100%,获评“浙江省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相关工作经验入选教育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典型经验案例集。
突出党建引领,以高质量党建赋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实现全区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制度、干部100%“双到位”,打造“红烛先锋”党建品牌,培育“小桔灯”“润慧共建 泽育共享”等特色品牌20个,相关做法入选202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领域实践创新典型案例,并在全省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全力解决优质资源不足问题,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全区共计投入资金16亿余元,新建迁建义务教育学校7所,新增优质公办学位11000余个,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达标率在全市率先实现100%,9所义务段学校创成省现代化学校。同时启动实施“城南教育崛起计划”,从师资力量、硬件基础、质量优化、办学模式、宣传引导等方面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切实提升城南教育整体品质,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力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水平,推进五育并举、全员育人,全区中考质量逐年进位提升,建成启用区学生安全教育实践中心、心理辅导中心、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家长成长中心等“四中心”,建成省级心理辅导站示范点10家、省体育特色学校6家、省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基地)9家,全区劳动教育工作在全省第三届中小学劳动教育大会上作经验分享。
全力补齐教师队伍建设短板,加快教师培养顶层设计,出台《新时代“凤麓名师”建设实施办法》,做精做强“校长专业发展高端研修班”“一二三奠基行动”等教育人才区级优势特色项目品牌,成立“林卫民名校长工作室”,师资培养工作经验在全省作典型发言。创建工作启动以来,义务段新增专技二、三级专家3人,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正高级教师6人、省特级教师6人,市级名优骨干教师(校长)47人。
聚力抬高底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畸山小学等4所完小升格为中心级学校并开展改扩建,同时规范有序撤并生源自然消失乡村小规模学校10所,全区不足100名学生教学点全部消除。全面实施义务段“双强工程”,组建城乡融合性、共建型教育共同体,建成城乡优质课程资源共享的“互联网+义务教育”平台,构建以城带乡、城乡协同的优质均衡发展网络,2项课题获评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5项成果入围宁波市第四届教育改革创新重大改革举措,打造省级、市级精品课程33个。
通讯员 宋明
5月8日,教育部下发通知,决定认定奉化区等全国56个县(市、区)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这是继全国2个试点县后教育部首批认定的优质均衡发展县。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到2035年,绝大多数县域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此次我区的成功创建,提前11年完成该项任务,这是区委区政府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健康美丽新城区绘好幸福民生答卷的又一标志性成果,也是我区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2018年,我区全面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全区以“一盘棋”思维和手段推进,助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质教育人人受益。
近年来,区教育局紧扣“优质”“均衡”两个关键词,印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3年行动计划等多个指导性文件,实施提档升级创建、教育资源保障、教育内涵提升、教育质量攻坚、强师赋能升级等“五大行动”。截至目前,区教育局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专项督导5次,局班子成员进校实地督导120余人次,完成3轮“一校一策”整改工作,各学校对照创建指标,共完成各类问题整改,不断补齐资源配置、教育质量短板,相关做法入选教育部中国教育督导改革创新案例汇编。
开学第一课
美丽校园
研学实践
足球联赛
十四岁集体生日
雏鹰专线
林卫民名校长工作室揭牌
素养拓展
●
●
●
●
●
●
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是我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区教育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锚定“加快建设教育强区”目标,持续促进形成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教育生态。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实地核查反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