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励耀 范蓉
近年来,我区在婴幼儿照护服务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亮眼,托育服务品质得到全面提升,为广大家庭提供了多元化、高质量的托育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备案机构53家,提供托位2599个,普惠托位2449个,普惠托位率94.22%,托育机构实现12个镇(街道)全覆盖,千人托位数达4.41。
健全政策保障。注重统筹规划和政策协同,促进政策配套衔接,我区出台了《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进奉化区托幼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这两个文件的出台为新时代托育服务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有力支撑。
健全组织保障。建立了我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部门协调、齐抓共管的托育服务。
健全资金保障。出台《奉化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机构给予建设补助、运营补助,截至目前已补助近280万元。
健全政策支持。根据省发改委的通知,明确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参照居民生活价格政策执行。
构建多元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托育一体化建设,统筹托幼服务资源,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利用现有资源开设托班,招收2至3岁幼儿,开展全日制或半日制托育服务。现共有41家幼儿园托育部完成备案审批,提供1943个托位,其中公办幼儿园12家,提供托位640个。充分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托育的积极性,指导托育服务范围延伸至2岁以下,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的有效供给。去年,我区首家集托大、托小、乳儿全班型齐全的综合性托育园——奉化三知行托育有限公司岳林分公司已开园营业。加强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建设,依托村(社区)既有的邻里服务、文化休闲、幼儿园等设施资源,已建成40个村(社区)婴幼儿养育照护服务站点,开展婴幼儿养育小组活动。
探索医育结合工作。加强区妇幼保健院、区疾控中心与托育机构的合作,组织医务人员到托育机构开展疾病预防、膳食营养、生长发育等医育结合健康服务。加强医育结合服务的监管力度,做好托育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常见病与多发病的防控及饮食用药安全、环境卫生等工作。已建成“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4家。
建立健全托育机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备案登记、信息公示、综合监管、质量评估等制度,依托“浙有善育”数字化平台对婴幼儿健康状况、机构准入、从业人员资质、执业规范和安全运营等实施智慧数字化监管。制定《奉化区托育机构星级评定办法》,成立托育机构星级评定专家组,加强对托育机构的专业指导和监督管理。
强化托育阵地建设。2020年,在区妇幼保健院成立了奉化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和婴幼儿照护服务实训基地。奉化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目前已立项建设,内设公办普惠托育园和婴幼儿照护服务实训基地等,计划于2026年投入使用,将为全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高质量、多形式的科学育儿指导。
广泛开展家庭育儿指导。区妇幼保健院定期开展线上线下家庭教育、科学育儿等公益讲座。利用婴幼儿养育照护服务站点,为婴幼儿的父母、主要养育照护人提供儿童保健、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常见病防治相关知识和技能,每年开展活动150余场。
做好托育服务专业人才培训。加强保育员职业素养、保育师资格证书、家庭养育健康指导员照护技能等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技能等级和职业素养。每年开展各类培训,培训人次达300余人。
强供给,构建主体多元、性质多样、服务灵活的托育服务体系。探索公办幼儿园向下延伸开办1至2岁的托小班。探索社区和托育服务机构在婴幼儿照护服务方面的共建、共管、共享机制,依托社区为家庭提供全日制、半日制、临时计时托管等样化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家庭的托育服务需求。
聚合力,创新婴幼儿照护特色服务。推出特色“医育结合”服务,将健康体检、发育筛查这2项服务下沉到托育园,每月定期派遣专业医生上门为托育园的孩子进行常规体检,免去家长前往区妇幼保健院体检的繁琐流程;试点“国医育国娃”中医文化及服务进托育园活动,推出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讲座、儿童中医保健膳食讲座、儿科中医专家面对面等系列活动,发挥中医药保健特色优势,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激活力,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做好婴幼儿照护服务宣传。创新方式和手段,宣传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和科学育儿理念,开展托育服务宣传月活动,引导家长选择正规机构入托。
增实力,强化专业性人才供给保障。奉化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将在今年7月新增婴幼儿托育服务(3+2)专业,为我区婴幼儿照护发展方面提供专业的人才培养。
随着这些举措的深入推进,我区的婴幼儿照护服务将不断迈向新台阶,为广大家庭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托育服务。
医育结合相关单位授牌
消防讲座进托育园
江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妈咪厨房活动
托班教学
健康养育技能培训
“5·29”托育宣传月宣传活动
婴幼儿养育照护小组活动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