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锦溢 邢昊臻 通讯员 任曙东)近日,步入文成县让川民族村,一座极具当地特色的木制廊桥映入眼帘,它横跨梧溪,瓦檐飞翘,桥内雕梁画栋,设有座椅供人休憩。村里的几位老人正在此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据让川民族村党支部书记叶志赟介绍,这座廊桥的灯光靓化和部分修缮工程得益于奉化的资金帮扶。每当夜幕降临,廊桥上的灯光亮起,犹如一道璀璨的风景线,不仅便利了村民,更成为村里的一张亮丽名片。“这座灯光廊桥投入使用后,给我们村里的老人小孩提供了一个散步乘凉的好去处。”让川民族村村民吴小雄笑着说,“前不久还有许多写生的游客来这里画山、画水,画我们的村容村貌。”据统计,让川民族村去年的游客量达到了25万人次,旅游收入更是高达139万元,灯光廊桥的修缮,为当地旅游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廊桥的另一端连接着奉爱食堂。这座食堂同样是去年资金帮扶建设的项目之一,为村里的老年人提供了便捷的就餐服务。从2023年10月投入使用起,这座参考奉化模式的爱心食堂就吸引了村里众多老年人前来用餐。叶志赟表示:“附近的两个村庄看到我们食堂的成功运营,纷纷效仿,参照我们的模式建立了自己的食堂。”食堂前的广场经过修缮后,成为老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他们常常在饭后穿过廊桥,来到广场上跳操娱乐,享受美好的休闲时光。
沿着村中代表畲族文化的彩带向村内走去,不久就看到了帮扶修缮的停车场。自2014年起,让川民族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叶志赟向记者介绍:“让川民族村以畲家民宿、畲家长桌宴为两大旅游特色,如今,村里已有30间民宿,提供床位200张。”由于游客众多,停车问题一度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而该停车场投入使用后便利了游客和村民出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前来“打卡”。“停车场建成之后,有更多的游客愿意来到村里旅游消费,村民收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去年就达到了139万元。”叶志赟说。
自2021年以来,我区与文成县以山海协作为纽带,携手并进,共同致力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持续的资金帮扶和一系列精准有效的项目建设,为让川民族村注入了强劲发展动能。每年投入的150万元资金,不仅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还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文成县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确保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