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积极开展浙贝母引种试种

着力推动磐安奉化浙贝母产业共富项目落地

通讯员 毛杭军

2024年以来,按照磐安奉化山海协作浙贝母产业共富项目合作备忘录,区农业农村局和浙江药科职业大学一起对我区试种的基地进行了浙贝母引种、生产性状跟踪观察,为我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积累。

日前,区农技总站相关人员,会同浙江药科职业大学中药学院院长阮洪生和相关专家、教授等赴莼湖街道袁岙村浙农山海种业(奉化)有限公司(暂名)浙贝母种植基地,实地察看浙贝母田间生长状态。在仔细观察、认真听取情况介绍后,专家组表示,我区试验田内土质十分适宜浙贝母生长,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为进一步筛选出合适的浙贝母扩繁品种,我区将着手建立中药材(浙贝母)研究所,并开展浙贝母适种性及栽培技术试验项目。当前,浙农山海种业(奉化)有限公司第一期生产管理用房已经结顶,近期可以投入使用。

浙贝母,居著名的“浙八味”中药材之首,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浙贝母种植起源于象山,目前主产于金华磐安、东阳,宁波海曙,丽水缙云,舟山定海等地。此外,江苏、安徽和湖南等地也有少量种植。60年来,浙贝母的生产有较大的发展,年产量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40余吨发展到2000年的1000吨左右,近几年产量稳定在1200吨左右,年产值超过2亿元。但由于浙贝母品种少、种源质量不稳定且参差不齐、其他贝母冒充浙贝母、生产加工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扰乱了浙贝母市场秩序,影响了浙贝母产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2022年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出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迎来了巨大机会,磐安县2023年提出浙贝母的全域GAP种植方案,启动浙贝母省域内规范化种植。由于浙贝母通过鳞茎繁殖,一般为一育二,少许一育三,且存在连作障碍应对难题,省内尚无规模育种基地,种源供应主要由江苏省大丰、海安等外省种源基地为主,种源(鳞茎)省内统一种植、统一采购已成为磐安县实现全域GAP种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承接磐安县浙贝母种苗生产外溢需求,解决种源统一问题和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奉化区计划建设浙贝母GAP种源供应基地,为磐安县全域GAP浙贝母种植供应种源。

2024-05-29 我区积极开展浙贝母引种试种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55271.html 1 3 着力推动磐安奉化浙贝母产业共富项目落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