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贤君)今年以来,松岙镇把深化党建联建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载体和重要抓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实施红色文化弘扬工程、开发红色文创产品、打造红色公交线路、结对组建共富帮团等举措,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
实施红色文化弘扬工程。该镇统筹推进千人围炉活动与红色共富带项目,把村级闲置资源作为工程项目推进的重要储备来源。在前期排摸出11个村可利用可推出的闲置资源,包括农房80间4130平方米、山林340亩、农田686亩、建设用地970亩、海水养殖165亩。振兴路沿线景观标识打造项目目前正在设计中;红色文创馆已完成项目前期设计,预计6月完工投用,届时将利用卓兰芳纪念馆作为松岙主题文创产品展陈销售的主阵地,打造成集文化交流、产品售卖、产业孵化于一体的小镇客厅;橘文化美学馆(松涧照旗舰店)已完成选址定位;红色家书馆已在展陈设计阶段。
开发红色文创产品。根据客群需求开发大米、杨梅酒等文创伴手礼,目前已形成柑橘香氛、文创帆布袋等产品。利用直播号、公众号等平台推广产品,挖掘潜在客户,拓展新客源。同时,通过多种途径集中开发文创产品,加强松岙红色文化、农文旅产品的宣传推广,实现文创产品销售良性发展。
打造红色公交线路。与区交投集团合作,在4月底开通红色公交专线,串联奉化主城区、莼湖街道、裘村镇、松岙镇的红色资源,推出独具特色的“红色学堂”多功能党建车厢,将公交车打造成的“家门口红色学堂”,专线全程约1小时,设置红色公交站10个,其中在松岙镇设置卓兰芳纪念馆、裘古怀烈士陈列馆、恒大御海天下3处,配套做好整体红色文化宣传,持续深化“红色松岙”党建品牌内涵,为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精神添新彩。
共富结对组建共富帮团。统筹司法、国土、市场监管等7家派驻单位14名党员干部作为共富帮团主理人,采取“1+7”党建联建模式,即1个共富工坊项目与7名来自派驻单位党员建立联建关系,推动机关、金融机构优质资源惠基层、问题解决在一线,加快实现共富工坊动能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