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康诗文
儿童是城市未来的主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关乎千家万户。近年来,围绕“奉化·趣未来”主题,我区按照区域化共建、多元化实践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全场景营造儿童友好的成长环境,让广大奉城儿童感受儿童友好的城市温度,把奉化建设成为更加适合儿童成长、更好保障儿童权利、更优培育时代新人的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健康美丽新城区。
在我区,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已成为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从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儿童友好空间场景,到未来社区建设中的儿童友好元素,我区正逐步构建起一个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儿童友好空间体系。
去年12月,区妇联联合区教育局共同举办“清奉廉韵 遇见美好”奉化区儿童友好主题活动,邀请20户亲子家庭走进“廉织家”奉化清廉家风馆,了解奉化名人贤士的家风家训故事和人文历史,厚植优良家风种子,传承文明薪火。
立足“1米高度看奉化”工作视野,我区在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廉织家”“童植家”儿童友好空间场景,为辖区家庭及儿童提供一站式儿童友好综合服务。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作为我区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举办各类亲子互动、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寓教于乐、快乐成长的场所。
今年2月,江口街道三横社区考虑到辖区流动人口较多,开设起寒托班,以缓解双职工家长的后顾之忧,为小朋友的寒假增添乐趣。这是我区全域推进妇女儿童驿站建设的一个缩影。
区妇联在阵地较为完善、服务较为齐全、资源较为集中的镇(街道)、村(社区)优先打造妇女儿童驿站,建成“家门口”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全区已建成省级三星妇女儿童驿站1家、市级二星妇女儿童驿站8家、区级一星妇女儿童驿站41家。下一步,将继续强化以社区为平台、社工为骨干、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慈善资源为支撑的“五社联动”机制,携手多方共同打造一个环境友好、设施齐全、服务完善的社区儿童生活空间,进一步帮助辖区职工及其子女在社区找到归属感、增强获得感,有效推动基层治理效能和居民幸福指数的“双提升”。
放眼未来社区建设,儿童友好元素越来越多。仁湖社区是锦屏街道最年轻、最富活力的社区之一,社区中的住户大多数是育龄青年,3周岁以下的婴幼儿有很多,婴幼儿的照护问题困扰着很多双职工家庭。
自2021年6月起,仁湖社区开展“甬育宝贝 照亮未来”养育照护行动,积极探索婴幼儿照护服务新模式,有效满足社区“一小”多样化、多层次托幼服务需求。截至目前,已逐渐形成“一年两学期、一周一主题、每周三见面”的固定模式。所上课程会因地制宜,结合节庆主题、时令季节,综合音乐、美术、语言、科学等知识,全面培养孩子的情感、行为、认知等能力。
去年,岳林街道金钟社区作为宁波市首批儿童友好示范社区之一,以高品质服务、多元化教学、互动式参与、项目化推进为理念,积极探索“5+X”建设模式,优化托育、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服务资源,为儿童成长提供更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
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区将持续推进“幼有善育”工作,促使优质的婴幼儿教育科普服务惠及更多辖区居民,进一步创新儿童系列活动,建设更多友好社区空间,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目前,萧王庙街道滕头村、青云村和莼湖街道缪家村正在积极申报宁波市儿童友好乡村。
今年3月,大型活动2024雪窦山华语少儿金曲盛典全球新闻发布会暨盛典启动仪式在我区举行,活动集音乐、文化、艺术和交流于一体,强调音乐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影响,服务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在我区,儿童友好社会氛围的培育得到了高度重视。围绕“奉化·趣未来”主题,我区重点打造了一系列“有趣”传统文化体验、“兴趣”工业制作实践、“乐趣”商业贸易实践、“智趣”科技文化体验儿童友好研学线路,至今已开展儿童主题研学、社会实践、教学体验等活动175场次,参与儿童数量上万人次。
“少年儿童心向党 用心用情伴成长”儿童关爱服务活动,邀请辖区10余名困境儿童和乐享成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志愿者前往鄞州区周尧昆虫博物馆,开启昆虫研学之旅;“向上吧,少年”之“走进特警”小候鸟暑期职业体验活动,邀请来自成龙学校的20名学生走进巡特警大队;“童享田韵”农耕文化体验活动,招募15户亲子家庭前往溪口杜鹃谷森林公园参与小小茶农体验课……一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的课余生活,还让他们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能力、收获了快乐。
为助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我区推动落实“一中心、二基地、三线路、四行动、五场景、N创新”儿童友好项目,重点推出一批宜学、宜游、宜乐的儿童友好多元实践基地。如打造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博物馆、非遗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阵地,全面提升儿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时,我区还积极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通过举办区儿童友好“来未来·趣奉化”多元实践基地建设启动仪式、世界儿童友好日等活动,广泛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向纵深发展。
维护儿童合法权益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自2022年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以来,区妇联统筹联动部门力量,汇聚整合社会资源,针对不同类型家庭需求,推出“益苗计划”,即涵盖3周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爱苗行动”、青少年儿童家校共育“育苗行动”、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护苗行动”和困境(留守)儿童关爱“助苗行动”,旨在构建全周期儿童关爱保护体系。目前,已开展儿童主题系列活动35期,服务儿童5000余人次。
为积极回应0至3周岁婴幼儿家庭托育服务的民生期盼,我区积极推进“爱苗行动”。区卫生健康局在区妇幼保健院挂牌设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开设覆盖全区村(社区)的婴幼儿照护服务站点12个和婴幼儿家庭养育服务指导点20个,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婴幼儿专业指导服务。
区妇联、区教育局依托家长学校平台建设,线上线下合力推动“育苗行动”。线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风家训进校园、进村(社区)”主题活动,组建成立“家·宣讲”讲师团队伍,深入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讲座。为了让“育苗行动”深入广大家庭,区妇联设立兰馨家教心语中心,引入专业化社会志愿组织驻点,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心理危机干预、家事矛盾调解等服务,开设兰馨心语线上交流平台,为广大家庭提供实时在线心理咨询,推送线上家庭教育微课。据了解,至今已推送线上微课58期,举办线下讲座沙龙15期,提供线上线下个案咨询103起,受益家庭数超1500户。
区妇联、区检察院、区民政局、区关工委等4部门联合启动“护苗行动”儿童关爱服务活动。“护苗基地”面向广大青少年儿童开放,提供“检察官小课堂”普法课程,引导未成年人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护苗使者”志愿服务队发挥志愿服务优势,链接社会资源,开展“守护花开”女童健康成长计划、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长关爱项目等公益服务,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蓄力护航。
在“助苗行动”中,区妇联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援助困境(留守)儿童公益活动,先后启动“弱苗助长”援助行动、“优苗奖学”激励行动以及针对单亲、失亲及留守儿童的“孤苗援爱”行动,累计开展关爱慰问活动57次,发放慰问物资16万余元。
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我区有效保障了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等基本权利。同时,我区还积极探索建立儿童权益保护机制,加强儿童法律援助和司法保护力度,为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保障。
去年,我区成立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奉化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35项主要指标,明确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益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7大项30小项目标。引入社会资源加入儿童友好服务,合力促进儿童服务社会化发展,不断提升儿童友好建设和服务水平。
去年8月,为了鼓励儿童主动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营造“儿童友好,人人友好”的社区环境,区妇联发动镇(街道)组建本级儿童观察团,联合区教育局在金钟社区设立我区首个社区儿童观察团,通过倾听儿童心声、展示儿童创意、鼓励儿童参与,畅通儿童意见表达,增强儿童参与社会事务和公共活动的意识。
此外,我区积极统筹链接社会资源,联合区慈善总会启动“圆梦童心 乐享成长”困境(留守)儿童书房改造,联动亚德客集团、区巾帼创业创新联谊会等公益力量,开展关爱困境儿童活动,结对困境儿童125人次,提供慰问金30余万元,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儿童成长的浓厚氛围。
对儿童的善意和友好,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温度与担当。近年来,奉化秉持“儿童优先、儿童参与、儿童友好”的原则,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扎实工作,积极打造儿童友好空间,提升儿童发展环境,切实维护儿童合法权益,“儿童友好”的理念逐步渗透到了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
未来,我区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环境和条件。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为孩子筑梦美好未来!
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童植家”儿童友好场馆
学生们在检察官带领下参观“护苗基地”
小朋友们将滩涂边拾到的垃圾投入“海洋伙伴”环保舱
“向上吧,少年”之“走进特警”小候鸟暑期职业体验活动走进巡特警大队
趣帮“稻”忙儿童友好亲子研学活动走进莓好农创园
“童享田韵”农耕文化体验亲子研学活动走进曹雪芹风筝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