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竺盛涌 宋堃
规范停车行为,提升小区环境面貌;获得收入渠道,增加小区维修等公共资金……2022年起,方桥街道桂苑小区开始对外来车辆实行停车收费,看上去是一个好的举措,但实行中却引发矛盾重重。
桂苑小区是个拆迁安置小区,紧邻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居民来自多个拆迁村庄。近几年,随着周边农批、商贸产业兴起,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人员在该小区购房、租房居住。桂苑小区地上停车位本就不多,但是进出的车辆越来越多,其中不乏货车等大型运输车,由此给小区环境秩序的维护带来了挑战。
2022年年中,桂苑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随后,业委会与小区物业公司签订协议,委托物业公司在小区两个出入口安装停车收费设施和系统,对进入小区的外来车辆和租住居民车辆收取停车费,其中租住居民可以实行包年或包月缴费。此举缓解了小区停车压力,对于维持小区良好的环境秩序具有积极作用。
2023年8月,小区业委会公布了小区停车费账单,显示停车收费制实施约一年来收费总金额为4万余元。看了这份账单,部分居民对金额提出异议。
在街道的支持下,桂苑小区所在的方贸社区针对该情况开展一系列调查,包括从银行获取流水账、核对账目、与相关负责人进行谈话、请教专业人士等。根据社区调查结果,小区两个出入口扫码收到的资金全部支付到指定的账户,收取的资金尚未发生挪支;包年或包月缴费的账目,物业公司开具给缴款人的票据与银行到款账目不符,欠款7100余元。社区将调查结果告知后,物业公司补齐了这笔欠款。
同时,在调查中,社区了解到停车收费系统显示的缴费金额有20余万元,与实际收到的钱款数目相差巨大。究其原因,小区两个出入口存在漏收费的现象。大部分小区居民原为农村村民,让来访的客人停车缴费,与其生活习惯发生冲突。于是,每当有亲朋好友来访,许多居民都会跟门岗物业工作人员“打招呼”,门岗物业工作人员碍于情面予以放行,有些来客或居民甚至进行堵门、威胁等,强行拒绝支付停车费。
了解真实情况后,居民对小区包括收费在内的停车管理心存的块垒未消除。那么,关键就是要解决问题的症结。桂苑小区实行停车收费,无疑是居民自治的一项举措,因此要解决问题的症结还得通过居民自治方式来解决。
2024年2月2日,在街道矛调中心、街道社区办、方贸社区的指导下,小区业委会依托社区“道德法庭”,召集小区业主代表、物业经理、业主委员会成员坐在一起,协商解决停车收费管理产生的矛盾纠纷。
与会三方畅所欲言,协商一开始就言辞激烈。业主代表认为,电动平板货车进入小区,严重影响小区停车秩序,物业公司要控制好。小区业主委员会部分成员对小区物业收费存在的账目不清等问题提出了异议,并认为业主委员会分工不明确,出纳、会计没有分工负责。物业公司表示,停车收费、控制电动平板货车进入难度很大,列举了一些客观因素。
作为“道德庭”此次协商的调解人,街道社区办干部、方贸社区负责人、社治干部、网格员参加协商会,发表意见,调和分歧,促成共识。他们通报了社区关于停车收费的调查结果,业主代表、物业经理、业主委员会成员表示认可。对于停车收费难、账目管理不善等问题,他们提出给租住居民免费停放一辆车的待遇、收费票据由业委会提供、业委会每月核对停车收费账目一次、确定免费时间段、明确业委会成员分工等建议,得到了小区业主代表、物业经理、业委会成员的赞同。
最终,与会各方就一个新的相对合理的停车收费方案达成了共识。相关方将安装收费语音提示装置,并通过微信扫码绑定某银行进行付费操作,以方便物业公司开票收费;同时加强管理,完善门岗收费方式,确认春节等节假日免费停车时间段。此外,商定电动平板货车由小区西门进入,待修缮后停于地下车库,以确保地面停车秩序良好。
协商气氛由一开始的剑拔弩张,到结束时的和谐融洽,大家对此次协商结果均感满意,表示以后要加强沟通交流,一起协商解决问题,共同为小区居民打造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