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雪雁 何腾涛)2月20日上午,2024年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保供稳价工程部署推进会在杭州召开。会上,我区作为全省唯一区(县、市)代表,分享了以资源重组、功能重塑、空间重构、产业重整、环境重生为特点的土地综合整治“奉化路径”。
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是优化生产力布局、完善国土空间体系的关键抓手,是促进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重要路径,是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奉化模式”土地综合整治探索何以成为全省典型?起步早、规模大、模式新、进度快、成效显是我区作为先行者的重要标签。
2022年以来,全区全要素谋划6大整治片区,先后启动部级试点片区宁南田园城市综合整治示范片区、省级试点片区西坞-岳林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片区和云上大堰整治片区3大片区,总面积达259.2平方公里,实施2个“万亩方”、3个“千亩方”,新增高标准农田1.2万亩。永农集中连片面积超3万亩,位居全省第一。
春节假期期间,剡水田园数字化智能农业种植基地迎来众多游客,游客们一边采摘果蔬,一边感受科技与田园相交融的魅力。在田间智能灌溉、作物遥感监测等智慧手段加持下,我区水稻单季亩产从490公斤提升至575公斤,去年粮食总产量达8500万公斤,创近十年新高。与此同时,立足地域优质农特产品打造品牌,引进星光、道济、新希望等农业龙头企业……在万亩良田基础上,我区依托土地综合整治,实现农业综合效益新提升。
携手中信城开共建创新型工业综合体,引进长三角科创产业园、清华海峡研究院等高能级科创平台,规划建设1500亩大健康产业基地……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我区以空间变革引领产业变革,实现生产空间从平面向立体转化,促进产业链条化、集群化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跨越。
新型城乡空间发展策略和空间秩序,有利于实现城乡空间功能互补与和谐发展。去年国庆假期,西坞街道庙后周片万亩方项目高标准农田(核心区)成为网络“顶流”。稻田经济、农耕体验等新业态醉了游人、富了村民,越来越多“边角料”变身公园绿地,城市开启“美颜”模式,城市品质、乡村味道不断彰显。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蹚出一条新路”,我区以空间规划“一张图”支撑全域发展,执笔绘就城乡共融、山清水秀、安居乐业的和美画卷。接下来,我区将持续优化空间布局,统筹城乡资源要素,推动乡村振兴,在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这项重大试点改革的答卷上奋笔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