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关切 守牢安全底线

区市场监管局扎实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把好春节“食安关” 紧绷节日“安全弦”

春节前后,区市场监管局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隐患全方位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把好春节“食安关”,守护校园美好“食”光,守牢特种设备“安全关”,整治医美乱象,全面推进“问题导向纠隐患、闭环落实抓安全”安全排查整治活动,保障辖区市场监管领域安全形势平稳有序。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质量。为筑牢食品安全底线,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区市场监管局以辖区内的农批农贸市场、大中型商超、生鲜门店、农村食杂店、节令性地产食品生产企业等为重点对象,以畜禽肉类、时令果蔬、水产品、米面粮油及食盐等为重点品种,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

区市场监管局深入部分农贸市场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全力守护市民“菜篮子”安全。执法人员来到大桥市场,对市场内店铺的环境卫生以及占道经营等违规现象进行督导检查,并围绕食品、消防、特种设备、市场交易秩序等方面进行重点检查。

针对春节期间市民需求量较大的生鲜肉类产品,执法人员仔细核对了进货票据、检验检疫证明等材料;督促市场主体按要求存放、销售有低温贮存销售要求的食品以及水产品。此外,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市场内的消防设施、燃气安全设备、安全通道等情况,全面排查安全风险隐患。

同时,区市场监管局也对节令食品以及直接入口散装食品、冷藏冷冻食品等食品进行严格筛查,紧盯三防设施不全、霉变生虫、过期变质、违法添加、“三无”食品等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切实清理区域性、行业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在开展检查的同时,执法人员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培训教育,向经营者普及《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浙江省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规定》等关于食品进货查验、数字化追溯、“生鲜灯”规范等法律法规要求,督促经营者强化食品安全意识,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及时排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下一步,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开展辖区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加大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检查力度,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严格采取“回头看”的方式,主动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坚决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校园食品安全尤为重要。为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今年1月以来,区市场监管局结合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工作,深入开展“三联动”推进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织牢校园食品安全防护网。

联合联动促高效。区市场监管局、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区卫生健康局等部门联合组织召开全区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传达宁波市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动员部署会精神,深入分析全区校园食品安全形势和存在问题,全面部署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行动。会议指出,各部门要共同执行五个“快速”措施,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分解实施部门工作目标,迅速排查整改食安风险,全面贯彻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全面压紧压实各方责任,聚焦“四害”防治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切实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区市场监管局向各校园发放《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要点》《学校食堂有害生物风险评估表》,督促引导各学校、幼儿园对食堂进行全面自查,要求各学校、幼儿园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提升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能力,及时整改问题,防止食源性疾病发生。

除此之外,区市场监管局、区教育局联合举行校园食品排查整治约谈培训会,对辖区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校园食材配送单位和校园超市负责人,包保干部等300余人进行食品安全培训。会上进一步明确并强调校园视频安全相关工作要求并就“四害”防治进行会场培训和现场培训。此外,积极召开校园食材配送企业食品安全培训会、市场“浙食链”改造项目推进会等,与参会学校幼儿园、校园食材配送单位和校园超市签订了食品安全承诺书,实现辖区校方、经营单位全覆盖。

线上线下少死角。区市场监管局充分利用校园智治平台,创新“线上+线下”全面巡查新方式。每周对各学校、幼儿园阳光厨房情况进行全覆盖线上巡查,及时通报反馈不合规现象。同时,线下则抽调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成立专家组,由局领导带队,多部门联合开展,每周进行校园食品安全督导,提升检查效率、拓宽检查广度、减少检查死角,全方位查找不足。最终,对于线上巡查发现的问题,通报各学校、幼儿园和基层所,并要求各基层所在线下检查中多加关注、指导督促,提升整改速度。对于线下检查中发现问题较多的单位,将在每周线上巡查时重点关注,了解整改进度,反馈整改情况。截至目前,已开展线上巡查450余家次,发现问题32个,开展线下检查147家次,发现问题98个,立案1起,责令改正24个。

专人专家抓重点。区市场监管局联合教育、卫健等部门对高校、就餐人员较多、包保等级较高的学校食堂聚焦有害生物防治、环境卫生、加工操作、“两员”责任落实等内容,进行重点检查。此外,区市场监管局邀请四害防治专家、餐饮骨干力量对辖区内各学校、幼儿园食堂进行检查指导,并安排专人督促各学校、幼儿园进行整改,反馈整改情况。

岁末年初历来是安全事故易发期、高发期,为全面排查治理特种设备领域各类风险隐患,提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水平,保障辖区内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区市场监管局的监察人员针对重点场所、重点设备、重点区域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

落实使用主体责任,提早防范。结合“浙江特种设备在线”系统,区市场监管局对我区岁末年初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研判,对于临期设备,采取平台预警、短信群发、电话催检和上门督促的方式通知企业及时报检。同时,督促企业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此外,执法人员也通过微信群向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负责人宣传指导应对寒潮等特殊天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操作要点,防范安全事故发生,截至目前,已通知到位2000余家主体单位。

压实监督管理责任,勇挑重担。区市场监管局围绕岁末年初大型商超、医疗机构等人口密集场所的电梯设备,聚焦旅游景区大型游乐设施,监督企业高频使用的叉车、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切实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整治,避免其可能带来的危险后果,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抓早抓小,见微知著。区市场监管局按照“细查、严管、重罚、实改”的要求,不断加强岁末年初对压力容器管道以及大型起重机械等设备的安全管理和日常巡检,杜绝特种设备事故隐患的发生,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百姓安心过年。

近年来,“颜值经济”成为消费热点,春节临近,“颜值经济”升温。为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经营使用行为,严厉打击医疗美容行业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区市场监管局“三步走”开展医疗美容整治攻坚行动。截至目前,共检查医疗美容机构4家,排查生活美容机构42家,发现问题18条,均已责令限期整改。

健全机制保障,完善监管体系。区市场监管局根据《浙江省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并出台《奉化区医疗美容机构使用药品现场检查指导原则》。根据医疗美容机构是否含特殊药品,将医疗美容机构划分为两个类型,分篇章针对性制定现场检查项目。检查项目全方面涵盖质量管理要求清单,如购进验收、储存养护、签发使用等,各条款均对应相应数值,建立了医疗美容行业信用积分制度,将医疗美容主体经营行为精准纳入信用监管体系,以监管促行业健康发展。

聚焦重点产品,提升监管质效。针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及其制剂、超声、激光等手术设备类、整形填充材料、注射填充物、乳房植入物、埋植线等医疗美容耗材以及疤痕修复材料、射频塑形仪、微针导入剂等可用于医疗美容的医疗器械,区市场监管局重点关注是否存在非法渠道采购、无注册(备案)证、无许可(备案)证、假劣、不合格、“以旧充新”等违法违规行为。此外,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执法,对具有特殊保存、使用要求的注射剂等产品是否按规定储存、使用开展重点排查,对排查到的线索,做到发现一起,立案一起。

强化培训指导,共筑风险防线。充分发挥投诉举报、网络监测、网络巡查、监督检查、部门通报等渠道作用,广泛收集排查线索,对发现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采取告诫、约谈、限期整改等行政措施。同时,针对出现频率较高的行业共性问题,加大医疗美容法律法规和科普宣传力度,发布安全用械科普知识、不断增强社会公众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营造良好氛围,为群众“美丽消费”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共开展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等主题活动5场,发放宣传手册100余份。

溪口杜鹃谷森林公园游乐场特种设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农贸市场安全专项检查

滕头德宝乐园特种设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2024-02-21 把好春节“食安关” 紧绷节日“安全弦” 聚焦民生关切 守牢安全底线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42041.html 1 3 区市场监管局扎实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