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农的“常用联系人”

——记江口供电所萧王庙供电服务站站长钟雷鸣

记者 马乐乐 王层裕

通讯员 范艺馨 盛家豪

毛立纲

“钟老师,今年收上来的这批芋艿头普遍偏小,您什么时候有空来帮忙看看啊?”电话那头传来了焦急的声音。村民口中的“钟老师”名叫钟雷鸣,国网宁波市奉化区供电公司江口供电所萧王庙供电服务站站长。一个电力人,怎么会接到农业问题的咨询电话?

是拨错了号码?还真不是。在村民心中,钟雷鸣不仅懂电的知识,也懂农作物种植。

钟雷鸣与芋农的故事,还得从七年前说起。

2016年12月,钟雷鸣从奉化小草电力志愿服务队调到萧王庙供电服务站。钟雷鸣想着,奉化有着“中国芋头之乡”的美誉,而前葛村则是主产地之一,制定用电计划前,得去村里问问大家的需求。

“现在村子里也不太停电了,阿拉也没别的要求嘞!”看着村民们脸上的笑脸,钟雷鸣固然开心,但他还是希望能为村里做点什么。钟雷鸣找到了前葛村村干部葛建平,想探探底。“阿拉村里大多数人都种芋头,大家挂在嘴边的都是种芋头的事情嘞!”

种芋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是地道的老农,也不见得能保证年年把芋头种得个大饱满。回到站里,钟雷鸣还一直琢磨着葛建平的话。

又过了两日,正当钟雷鸣饭后刷手机时,一条推荐“知识付费”的微信推送闯进了他的视线。是啊,不会可以学啊!做足功课后,钟雷鸣选择了一个靠谱的网课平台,报名了一门名为《农业种植技术》的网课。为了自学“课外知识”,从那天起,他的办公室到晚上也常常是亮堂堂的。用他的话说,这是“上夜校”。

除了上网课,他还利用周末时间“泡”在乡间田地里,主动向经验丰富的农民讨教方法。“最佳土壤酸碱度为5.5至7.0,芋头收获前10天至15天,要保持土壤干燥……主要害虫有斜纹夜蛾,幼虫孵化期和3龄小虫期可喷洒2.5%菜喜800倍液和2%阿维菌素500至600倍液防治。”渐渐地,钟雷鸣从一个农业“小白”成了半个“种芋专家”。刻苦钻研的劲头和热情健谈的性格让“钟站长”一步步成为了村民通讯录里的常用联系人“钟老师”。

这些年,“钟老师”帮助了许多村民,前葛村的葛万里便是其中之一。三年前,刚从城里退休回乡种地的葛万里,看着地里又小又瘦的芋头,眉头怎么也舒展不开。村里人告诉他,萧王庙供电服务站里有个“钟老师”,说不准能帮上忙。葛万里一听,眼里放起了光,立刻拨通了电话。听闻消息,钟雷鸣特地来了前葛村一趟。经过钟雷鸣细细查看,发现芋头很有可能是遭蚜虫害了,所以长不大。按照钟雷鸣说的一一改进后,第二年,葛万里的芋艿头果然收成不错,他专程到供电服务站道了谢。

当然,拨打钟雷鸣电话的,不全是咨询种植问题。前葛村位于剡江以东、泉溪江以西,来自四明山的泥沙随江水裹挟而下,在前葛村形成了冲积土,这种特有的沙质土壤非常适合芋头的生长。但也正因为沙质的特性,这里的土壤很难留住水分。灌溉是个大问题。

去年夏天,一连好几日都没有降雨。“这天不下雨,今年这批芋头可怎么长得大!”一天,葛万里正在地里来回踱着步发愁,暗暗自语。钟雷鸣正好在村里核验完电线杆和电表箱改造工程,碰见了愁眉苦脸的葛万里。两人一盘算,这天气对芋头种植影响可真不小,得赶紧想想办法。正想着,葛建平便打来了电话,说村里的水泵需要用电,想拜托钟雷鸣帮忙。“好的好的,我们可想到一块儿去了,咱办完手续马上装!”钟雷鸣连声答应。

葛建平来服务站办手续的这天已是周五,钟雷鸣却不想让村民干着急,于是带着同事周末加班加点,帮前葛村的水泵装上了电动机。送上电的那天,葛建平、葛万里,还有许多村民都围了过来。“太谢谢你们了,这下今年收成有保障了!还得是阿拉钟老师!”说着,都各自拿出家里的农产品想要送给钟雷鸣他们。钟雷鸣连连摆手,谢绝了村民的好意:“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嘛,有任何需要,拨我电话!”

七年来,钟雷鸣的手机通讯录里多了不少农民朋友,接到的电话由头也“五花八门”起来,咨询用电知识的,请教农作物种植问题的,亦或是心情不畅来谈心的……由于信任他们的“钟老师”,这些年村里的农网改造工作也进行得格外顺利。歪七扭八的电线杆消失了,肆意敞开的电表箱不再有了;乡村更美了,村民的生活也更有盼头了。

2024-02-19 ——记江口供电所萧王庙供电服务站站长钟雷鸣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41867.html 1 3 芋农的“常用联系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