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4年03月12日 星期二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培育人才,
别将先进设备
当摆设

“动辄上百万元的设备,学生到毕业也没摸过几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务处处长王红军代表说,“一台先进的数字化设备设施,对学校来说是不小的开支,即便配备了先进设备,也不敢轻易让学生上手实操,因为设备被损坏的风险很大。部分设备设施的训练虽然可以借用虚拟仿真技术辅助,但并不能替代所有。”(3月9日《工人日报》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需要的数字技能人才,要求越来越高,要兼具车辆、机械、信息与通信、计算机、电气、软件等多维专业背景。而制造业的数字化岗位要求工匠不仅掌握编程技能,还要深入理解机床的功能,精通软件应用,并熟悉各种工艺加工流程。多维专业、“数字”加持,这意味着相比传统技能人才,数字技能人才的培育要求更高。同时也意味着对学生的实训实习要求更高,而学生的技能提高离不开实操,连先进设备都没有摸几次,技能如何提高?

为何上百万的设备学生到毕业没摸过几次?一方面是因为学校缺乏钱的底气,怕学生弄坏,学校能拿多少个几百万,这么贵的设备太怕被学生弄坏了;另一方面学校缺乏人才的底气。如果设备坏了,学校老师有能力指导学生,可以自己修理,就不怕弄坏。正因为“底气不足”,不但不让学生摸设备,而且学生在摸的过程中也是给予诸多限制,试想,学生胆颤心惊去摸先进设备,又如何能提高技能水平?

培育人才不能吝啬,不能怕设备被弄坏,学生想要提高技能,想要适应时代,适应企业,就要多练习,多摸先进设备,设备摸多了,自然熟练了,到了企业就能够熟练操作。而不怕先进设备被弄坏,既要保障资金到位,又要人才到位。一方面是学校自己培养,派老师去企业培训,提高自身技能,自己会修理,就不怕学生弄坏了,另一方面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技术骨干抽出时间和精力,深入到学校指导。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技能人才会越来越多,企业也不愁招聘不到能够胜任岗位要求的员工。

王军荣(教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